“小林天望股”瞬間成為市場最熱門的標簽。股民們奔走相告,如同發現了金礦。只要某只不知名的小股出現異常放量拉升,立刻會被蜂擁而至的資金推上云端。買盤洶涌如潮,股價如脫韁野馬般上躥。短短數日,十數只被林火旺光顧過的股票,價格均翻了數倍甚至十數倍,締造了一個個麻雀變鳳凰的神話。買到的人彈冠相慶,高呼“小林股神”;沒買到的捶胸頓足,恨自己手慢。
然而,這條看似無往不利的礦脈,底下卻潛藏著冷酷的死亡陷阱。就在股民們沉浸在“搭順風車”的美夢中時,一個接一個的《港島交易所公告》如同精準落下的鍘刀,驟然斬斷了股價的瘋漲勢頭:
“南華紗廠主要股東變動公告:小林天望先生以自有資金于公開市場購買南華紗廠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達5%,現成為公司主要股東及新任董事……”“永利塑膠主要股東變動公告:小林天望先生于日前收購……”“遠華玩具主要股東變動公告……”
公告一出,猶如泄洪閘打開。高喬浩的執行團隊嚴格遵循指令,一到5%,所有大額買單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市場清楚看到——那位“股神”買夠了,目標達成了,不會再買了!
失去了最強大、最持續的買盤支撐,那些被透支了未來預期的空中樓閣瞬間崩塌。獲利豐厚的聰明錢和恐慌的散戶如同驚弓之鳥,奪路而逃。股價立刻如斷崖般直線跳水,甚至跌破啟動前的位置。前一天還在歡慶財富翻倍的股民,眨眼間就可能看著賬面浮盈全部蒸發甚至陷入深套,哀鴻遍野。
“天殺的!又停了!”“不是說好的跟著小林生有肉吃嗎?怎么一買到就甩手不管了?”“根本不管我們死活啊!跑!快點跑!”“來不及了!跌停了!我的棺材本啊!”“這根本不是炒股,是賭他還要買多少啊!”
市場的情緒在林火旺的“指揮棒”下,于極度狂熱與極度恐慌的兩極之間劇烈震蕩。
就在這股“小林概念股”掀起的資本狂潮與踩踏慘劇交替上演之際,《亞洲日報》在頭版頭條以加粗的標題拋出了一顆威力更大的輿論炸彈:
一周二十席!小林天望不計成本,只為‘董事’虛名?
報道詳盡羅列了小林短短幾天內染指的近二十家公司的名稱。這些公司持股比例均剛過5%,他借此成功躋身董事會,涉及行業五花八門:傳統紡織、塑膠、制糖、玩具、電子元件乃至小型地產開發公司。
文章毫不諱地指出,小林天望的行為完全違背了商業投資追求盈利的基本原則。他投入驚人資金狙擊這些市值低、質地差、未來增長乏力的“垃圾股”,其唯一目的,似乎只是為了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個又一個“董事”的頭銜。
“……其背后的動機,坊間議論紛紛。
但結合此前霍家大少霍震挺公開宣稱要阻止其染指郭家柳茹夢一事……小林天望此番近乎‘撒錢式’地突擊獲取眾多無甚價值之小公司董事席位,其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否單純為了與霍震挺大少爭一口氣,以展示其在港島的‘存在感’與‘影響力’,著實令人玩味。”
報道一出,輿論嘩然。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