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利園山道17號,《亞洲日報》報社總部。
印刷車間的一角,老劉的手指在沉重的鉛字版上機械地移動著。
在《港島晚報》排了近二十年字版的老繭,此刻觸碰著這些新報紙的字符,動作間卻帶著一絲不合時宜的凝滯。
晚報倒閉的陰云還未完全從心頭散去。
微薄的遣散費、前途無著的恐慌,最終又像丟垃圾一樣把他們這些老骨頭打包丟給這個《亞洲日報》。
初聽這名字時,他心里便嗤笑一聲:“港島彈丸之地,也敢冠‘亞洲’?不知天高地厚。”
不過是年輕老板不知深淺,畫了個天大的餅。
找不到下家,只能暫時窩著,心是灰的,看眼前這些新招的、一臉雀躍的年輕面孔,更是茫然與憋悶交織。
他打定主意,一旦找到新去處,立刻就走人,不留戀半分。
不過,那天的轉折,卻是無聲無息。
社長高喬浩陪著一個異常年輕的老板走進車間。
那年輕人沒什么架子,隨意看看,問了幾句。
老劉混在人群里,本不在意,直到高喬浩恭敬地稱了一聲“小林君”——小林君?
小林天望?
是那個在港島漫畫界翻云覆雨,將《龍jump》點石成金的小林天望?!
一個激靈竄上老劉的脊梁骨,刻意壓低的麻木心頭,猛地躥起一簇小小的火苗。
“原來是他?
是那位東洋來的新貴?”
老劉渾濁的老眼竟亮了幾分,手下排字的速度,在不易察覺間快了一丁點。
但這點悸動,很快又被慣性壓下,說到底,報紙還是得看內容的。
真正讓老劉心頭大震,如同醍醐灌頂的,是后來摸到手上那份第一期報紙的大樣。
他習慣性地想要先掃頭版的要聞版,但是目光卻無意間先掃過副刊——《尋秦記》!
這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奇異的魔力。
鬼使神差地,他排完手頭的字句,忍不住翻到那版樣張讀了起來。
特種戰士項少龍?
時光機器?
回到戰國?
奇詭的構想像電流一樣擊中了他這固守舊時代的老腦筋。
情節展開的速度快得讓他喘不過氣,每一個懸念都勾著他往下追,字里行間卻又透著他熟悉的那種歷史的厚重感,矛盾又迷人!
他忘記了時間,直到一個同樣從《港島晚報》調過來的老校對,湊近他耳邊,用幾乎失聲的氣音推了推酒瓶底般的厚眼鏡:“喂,老劉,這……這部小說……了不得啊!
真是……要了命了……”
老劉猛地驚醒。
抬眼望去,整個車間依舊忙碌,冰冷沉重的鉛字版,高速運轉時發出低吼的印刷機,在他眼中第一次不再是消耗生命、等待退休的冰冷棺材。
它們此刻都鍍上了一層滾燙的金色!
小林天望出手!
《尋秦記》奇文現世!
這《亞洲日報》……怕是要扶搖直上,一飛沖天了!
先前的灰暗麻木、無奈憋悶,瞬間被一種近乎劫后余生的狂喜和瘋狂的期待沖刷得干干凈凈!
那本已麻木的指尖,竟也感到鉛字有了前所未有的分量。
他喉嚨發緊,沒回頭,只是沉著嗓子低低“嗯”了一聲,嘴角卻再也控制不住,艱難地向上扯開一個深刻的弧度。
手上的動作,徹底地、利落地、帶著一種久違的力道和韻律,快了起來!
而與老劉這批被迫轉崗、“由灰轉亮”的老報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副主編陳宏所處的編輯部核心區域。
此刻,這里的“群情激昂”之下,彌漫著另一種更復雜的情緒。
陳宏是高喬浩從《星島日報》重金挖來的悍將,正當盛年,因策劃眼光獨到、文風犀利潑辣在港島報界嶄露頭角。
他也算得上是主動投奔,沖著“小林天望”這如日中天的名號而來。
當高喬浩向他拋出橄欖枝時,他幾乎是立刻應承下來。
在陳宏看來,小林天望初到港島,就用《龍jump》闖下若大的名聲,更不用說,《龍jump》本身在日本就已經是六百萬以上銷量的全球最火爆漫畫雜志了,小林天望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奇跡的代名詞。
能加入他的麾下,再結合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諸多想法,絕對能在報業大干一場,對他來說,也簡直是天賜良機。
他躊躇滿志,雄心勃勃,甚至熬了幾個通宵,精心打磨了好幾份報紙內容革新的策劃書和營銷爆點方案,準備在新老板面前一展身手,奠定自己在《亞洲日報》的核心地位。
在他的藍圖里,自己將成為小林天望打造這份報紙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創造出超越《星島日報》,甚至是《東方日報》的輝煌戰績。
那意氣風發的神態,幾乎寫在他每一個自信的動作里。
然而……
轉折發生在高喬浩將《亞洲日報》創刊號的完整策略和那張印著《尋秦記》首章的大樣攤開在他面前的時候。
高喬浩的語調平靜,卻像一把重錘,一下又一下敲在陳宏心頭。
“小林君的創刊策略,已規劃完畢,具體如此這般……”
高喬浩條理清晰地說著版面設計原則、重點推廣方向、尤其是副刊小說連載作為絕對核心的地位安排。
陳宏臉上的光彩漸漸凝固了。
他專注地盯著樣張上那令人驚艷的版式設計,目光銳利地在各個版面之間游移。
最終,如同被磁石牢牢吸住,死死地釘在了《尋秦記》那占據顯要位置的標題和開篇文字上。
辦公室里只剩下,他的手指劃過優質銅版紙樣張的沙沙聲。
時間在一分一秒中……流逝。
陳宏的呼吸卻變得越來越沉,越來越重。
高喬浩則是坐在對面,安靜地等待著,不發一。
陳宏的大腦卻是一片空白,繼而被洶涌的思緒淹沒!
他那幾份苦心孤詣炮制的、被他視為絕妙點子的策劃書——《街頭謎題互動大抽獎!
》、《名家辣評專欄:今日之港島》、《買一份報紙抽黃金!
》——這些他引以為傲的“新奇玩意兒”,此刻在這份沉甸甸的樣張面前,如同一堆精心堆砌的沙堡,在真正的海嘯前瞬間坍塌,露出的竟是如此脆弱、幼稚甚至可笑的本質!
這格局!
直接將一部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小說作為開報核心王牌!
這膽魄!
敢于挑戰港島所有成熟報紙的模式!
這創意!
精準地預判了讀者最原始的獵奇心理和對強烈閱讀快感的渴望!
陳宏感受到一股難以喻的、徹底的震撼!
如同站在泰山腳下仰望絕頂。
緊接著,強烈的羞愧如同潮水般涌上,瞬間淹沒了他所有的驕傲。
他還想表現?
他準備好的那些“良策”,真要拿出來獻寶,簡直是十足的班門弄斧,徒惹人笑!
他之前所有的雄心壯志,在這壓倒性的布局面前,被碾得粉碎。
陳宏緩緩抬起頭,看向高喬浩。
眼神里交雜著巨大的震驚、難以掩飾的慚愧,以及……一絲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救命繩索般的狂熱與恍然大悟。
“高喬社長……”
他的喉嚨干得發緊,聲音帶著微不可察的顫抖,
“服了……我真的服了……小林生……當真是……深不可測……”
他默默地,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恭敬,拿起桌面上那幾份費盡心血的策劃書,站起身,拉開辦公桌最下層的抽屜,將它們重重地塞了進去,然后“啪嗒”一聲合上。
抽屜關閉的聲音,如同為他過去的自負畫上了一個沉重的休止符。
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在燃燒:跟上!
必須拼盡全力、全神貫注地跟上這位老板的步伐!
《亞洲日報》編輯部里的這些喧囂,不過是在創刊號這同一個目標下的交響。
然而在這交響樂里,老劉們和陳宏們的心跳加速,卻是源自不同的樂章起始,最終都匯成了對《亞洲日報》幕后真正老板小林天望五體投地的佩服與崇拜。
……
滴答……滴答……
墻上老式掛鐘的指針帶著宿命的意味,終于走到了上午十點整。
港島街頭,仿佛被點燃了引信。
無數報攤主幾乎是同一時間,“嘩啦”一聲掀開了蓋在成捆報紙上的防塵油布。
醒目的《亞洲日報》紅色報頭,如同烽火般點燃了整座城市的熱情!
“亞洲日報!
創刊號新鮮出爐啦!”
“小林天望新報!
看《尋秦記》啊!震撼登場!”
“快點!手慢冇!
小林生新報紙!”
報販們嘶啞著喉嚨,青筋畢露的吆喝聲,如同滾雷般在中環、銅鑼灣、旺角、尖沙咀……每一條人流涌動的街道上炸響!
人潮,像被磁石吸引的洪流,瞬間在各報攤前匯成了長龍。
有純粹好奇的路人,有觀望風向的競爭對手耳目,有聞風而動的通俗小說狂熱愛好者,更有無數揣測著“小林天望”這位商業奇才下一步動向的各路人馬……
長龍瘋狂地蔓延,一張、兩張、一沓、一沓,成捆、成箱!
嶄新的《亞洲日報》仿佛退潮般迅速消失在報攤和人流之中。
《亞洲日報》頂樓的臨時辦公室內,那部黑色電話機仿佛著了魔,鈴聲一刻不停。
每一次尖銳的鈴聲響起,都伴隨著一個前線“陣地”傳來的亢奮尖叫:“喂!高喬生!
旺角賣光!
徹底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