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顯說道:“別在這些地方浪費時間,迅速向上海縣前進。要不然戚繼光的援兵來了就麻煩了。”
倭寇的大隊人馬和戚繼光的大軍都在向著上海縣城奮力前進,希望比對手先到達上海縣城。戚繼光在出發之前,就先派了夜不收往上海傳信,夜不收來到上海縣城,高聲喊道:“戚總戎率九邊援軍已經出發,只要堅守上海縣城,戚總戎馬上就會來解圍。”
得到戚繼光援兵已經出發的消息,上海縣城的守軍士氣大振,既然戚繼光的援軍已經出發,他們又是馬軍,肯定比倭寇快,但是一出發,戚繼光就知道事情麻煩了,現在是農歷六月,正是一年中最酷熱的時候,他帶的的又是遼鎮和宣大的兵,根本不適應南方的酷熱,更要命的是馬匹。
這么熱的天氣,就算是戰馬不負重,馬力消耗也很快,反觀倭寇,主要是福建海寇,他們本來就很適應南方酷熱的天氣,這些倭寇經歷長期的海上生活,對南方的酷熱已經有所適應了,反而是從北方調來的這些騎兵無論人馬,都還沒能完全適應環境。
戚繼光只得再次向上海縣派遣夜不收,令上海縣提前準備解暑的湯藥,同時變更計劃,之前戚繼光準備直接迎擊倭寇,現在看來不行了,必須要等到下午日頭偏西,暑氣不那么中的時候才能出擊。
接到戚繼光消息的李國紀趕緊令人準備各種解暑的用具,同時布置防御,看來必須要在上海縣打上一仗了。
臨近正午,蕭顯的倭寇率先到達,過了一刻鐘后,戚繼光所率的騎兵也趕到了。雖然倭寇已經趕到了上海縣城,可是南方盛夏的正午可不是開玩笑了,盡管這上海縣城看起來還不足五尺,也沒有護城河,但是頂著烈日攻城,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
倭寇將上海縣城四門看住,然后大隊人馬也去尋找蔭涼處躲避正午的日頭,戚繼光帶領自己的部隊進入上海縣城,李國紀連忙將準備好的解暑湯藥送來,還有戚繼光要的粗鹽,一眾騎兵喝點湯藥后,趕緊用井水融化粗鹽,喂自己的戰馬,現在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恢復戰馬的體力,準備作戰。
蕭顯將上海縣城圍起來后,派遣一個使者到上海縣城下,要求談判,李國紀本想直接拒絕,倭寇什么德行他還不了解嗎?所謂談判就是索要錢財和瓦解守軍軍心,你以為他們得了錢財后就會放過他們嗎?絕不可能的。
戚繼光對李國紀說道:“李監州(通判別稱)既然蕭顯想談,就和他談談。”和李國紀猜的不錯,蕭顯不過是想索要財物罷了,這也是倭寇的慣用伎倆,先索要財物,保證得到財物后不會進犯,當得到財物后,趁守軍松懈,直接襲擊。
蕭顯向上海縣索要五千匹棉布,三千匹絲綢,對此,戚繼光和李國紀只能表示呵呵。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