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之前自己見過的拜火教圣女卓瑪央金,朱熹內心就感到一陣火熱。
作為一個儒學的圣人,他不可以明目張膽的去三妻四妾,所以,他只能每次都悄悄的收納一些美女供自己享用。
但是,對外,他的形象確實偉岸的,高大的,而且,由于兒時在吐蕃長大,見多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更見多了圣教中的一些骯臟的事情。
所以,這就導致他從小到大都只對自己身邊的女人感興趣,關系越近,就越感興趣。
所以,這才有了之前絕塵子所說的那些事情。
他確實是將自己身邊的女人都收為了禁臠。
而且,自此之后,他的怪癖開始變本加厲,開始喜歡各種......
總之,一難盡!
對于吐蕃拜火教的這位圣女,朱熹可是垂涎已久。
不過,不知道為什么,拜火教那個老不死的一直都不允許自己碰這個圣女。
如果這次,不是吐蕃罹遭大難,這個老不死的想必也不會松口。
但是,據自己跟那個老不死的密信往來,應該是這個老不死的將這個圣女和她身上的秘籍作為交換,然后自己才會帶著整個山東揭竿而起。
現在呢?
自己什么都沒有看到,就有兩個人站在兩個不同的立場,同時要求自己帶著山東反叛。
可是,憑什么呢?
自己辛辛苦苦的在山東打下來的江山,憑什么要為了你們兩個的目的而暴露實力呢?
自己這樣先發展著不是很好嗎?你們先打,等你們打得差不多了,我再揭竿而起,打著為了大武百姓的旗號,重新將你們趕出去,這樣,這個大武不就是我的了嗎?
憑什么要給你們做嫁衣呢?
沒錯,朱熹從始至終就沒有打算在這個時候跟大武動手。
或者說,朱熹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配合所謂的拜火教,去為拜火教解圍。
他自始自終都在下著一盤更大的棋。
他在山東呆著這么多年,在這之前,他更是以游學之名走遍了大武的各個角落,在每個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圣名。
為了什么,難道是為了給你吐蕃解圍,難道是為了給你匈奴做嫁衣?
不,都不是,只有朱熹知道,這個大武的江山有多美,這個大武的土地有多么的肥沃,這個大武的百姓有多么的勤勞且愚蠢。
所以,朱熹自從踏足中原這片土地開始,他就沒有再打算回過吐蕃。
雖然,吐蕃拜火教培養了他,但是,他現在有了更加宏偉的目標。
大不了,等自己成為了整個大武的九五至尊,在給養育自己的拜火教留下一片空間。
朱熹有把握,如果能夠讓他登上那九五至尊的寶位,他一定能夠稱霸世界,到時候,什么吐蕃,什么匈奴,都將是自己的征討對象。
但是,目前來說,他還不能夠將自己的野心暴露在這些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