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于趙俊臣的決定,德慶皇帝與百官們先是一愣,接著則是各有所思。
在大多數官員的眼中,賑災錢糧失蹤的事情確實是與趙俊臣脫不了干系,如今趙俊臣眼看到這件事被人捅了出來,就打算親自前往陜甘與山西、將這件事遮掩下去,至少也要摘脫掉自己的嫌疑。
當然,也有少部分官員認為趙俊臣確實是心憂國事,想要盡快處理各地災情的事情,畢竟趙俊臣近段時間的所作所為確實是讓人刮目相看,而且這件事乃是趙俊臣的顯著功績之一,趙俊臣自然是不希望出現意外。
至于德慶皇帝,則是想得更深一些。
大批的賑災錢糧不翼而飛,絕對是地方官府出現了問題,山西巡撫李勛、陜西巡撫章晟德、甘肅巡撫吳敏這些封疆大吏絕對是脫不了干系,若是讓趙俊臣親自處理此事,就必然會讓他抓到許多地方官員的把柄,到了那個時候,趙俊臣的勢力影響就會擴張到西北各省,權勢人脈也就進一步的增漲。
至于周尚景的想法,也與德慶皇帝差不多。
但任誰也沒想到趙俊臣的野心與膽子如此之大,竟是甘冒風險想要參與邊防戰事之中,并且已經完成了許多布局與準備事宜。
德慶皇帝并不想讓趙俊臣離京,也不希望趙俊臣的權勢進一步增強了。
然而,德慶皇帝考慮了片刻之后,卻發現朝廷若是真想要盡快解決賑災錢糧的失蹤之事,趙俊臣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畢竟趙俊臣最是熟悉錢糧之事,尋常的貪污手段根本瞞不過趙俊臣的眼睛,這件事關系到趙俊臣的政績,趙俊臣也一定會用心處理,并且趙俊臣乃是朝廷的二品尚書,由他出面調查西北數省的巡撫總督們也不會顯得勢弱。
于是,德慶皇帝沉吟片刻后,卻是終于做出了決定。
“既然是趙愛卿主動請纓,這件事情朕就交由你來調查……不過,這件事涉及到了西北二十余個州府,范圍太廣了,趙愛卿僅僅一個人,恐怕也忙不過來,這樣吧,朕任命你為欽差大臣全權負責西北各省的賑災事宜,再任命一位大臣擔任欽差副使,讓他輔佐于你,為你分擔工作……”
說完,德慶皇帝的眼睛環視著皇極殿內的百官,打算尋找一位欽差副使的人選。
這位欽差副使一定要地位足夠高,并且與趙俊臣處于敵對關系,還要擁有足夠的眼光能力,這樣才可以監視趙俊臣,防止趙俊臣趁機在西北各省擴張權勢。
有了這樣一位欽差副使,在德慶皇帝看來也就兩全其美了,既是可以盡快解決賑災錢糧的事情,又可以防止趙俊臣趁機擴張權勢。
最終,德慶皇帝的目光落在了禮部侍郎鮑文杰的身上。
鮑文杰身為“太.子黨”干將,向來是與趙俊臣水火不容,今天就是鮑文杰帶頭揭露了賑災錢糧的紕漏,并且鮑文杰的能力眼光皆是不俗,趙俊臣若是想要瞞著鮑文杰搞些小動作也不容易,并且鮑文杰離開京城之后,“太.子黨”留在京城里的勢力也會削弱,這有助于德慶皇帝更換儲君的計劃。
于是,德慶皇帝說道:“至于這欽差副使的人選,就由禮部侍郎鮑文杰來擔任吧。”
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之后,鮑文杰先是一愣,但馬上就出列行禮道:“臣遵旨!”
另一邊,趙俊臣深深看了鮑文杰一眼,然后也同樣是向德慶皇帝行禮道:“多謝陛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妥善解決西北賑災的事情!”
德慶皇帝猶豫了一下之后,又說道:“如今正值火篩入寇,整個陜甘與山西的局勢都不安穩,說不定什么時候蒙古騎兵就會長驅直入,就這么讓趙愛卿與鮑愛卿前往西北,朕也不大放心……這樣吧,朕再安排兩百名禁軍精銳一路護送你們,防止你們發生什么意外。”
德慶皇帝的這個決定,也不知究竟是愛護還是監視,但趙俊臣與鮑文杰依然是紛紛謝恩。
就這樣,隨著趙俊臣的主動攬責,并且是親自前往西北各省負責賑濟災情的事情,這天的早朝經過了一波三折之后,總算是結束了。
下朝之后,趙俊臣并沒有馬上離開皇極殿,而是主動走到了鮑文杰的面前,笑吟吟的拱手道:“今后這段時間,就要請鮑大人多多指教了!”
鮑文杰看了趙俊臣一眼,表情比早朝時候更加嚴肅了,拱手還禮道:“‘指教’二字不敢當,趙大人您才是欽差大臣,下官不過是欽差副使罷了,一切都要以趙大人為主。”
頓了頓后,鮑文杰問道:“趙大人,西北各省的災情耽擱不得,賑災錢糧失蹤的事情必須要盡快解決,下官認為咱們二人最好是盡快上路,卻不知趙大人意下如何?”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今天咱們二人各自準備一下,于明日辰時離京,在京城西門外匯合,如何?”
鮑文杰點頭答應道:“這樣最好!既然如此,下官不敢耽擱,這就回去準備了!趙大人告辭!”
說完,鮑文杰完全沒有與趙俊臣繼續拉近關系的意思,直接就離開了。
趙俊臣看了一眼鮑文杰的背影,卻是輕輕搖頭。
顯然,鮑文杰認為賑災錢糧失蹤的事情與趙俊臣有關系,所以就很是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