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趙俊臣并不知道,在機緣巧合之下,自己已經被一個亡命之徒給盯上了。
諷刺的是,這個亡命徒的目標原本是趙山才,而趙俊臣今天正是為了拯救趙山才的性命,才特意與趙山才見面的。
現在的趙俊臣,一心只想著自己接下來應該如何說服趙山才,讓趙山才能夠“棄暗投明”,拋棄太子朱和堉、轉投到自己門下,卻完全不知道危險的漸漸臨近。
*
卻說,當趙俊臣與趙山才進入天海樓之后,在天海樓掌柜的殷勤招待之下,直奔到二樓雅間。
趙俊臣也算是天海樓的老主顧了,經常在這家酒樓內宴請朝廷官員,再加上趙俊臣本身也是身份尊貴,所以天海樓的掌柜伙計們完全不敢怠慢,當趙俊臣與趙山才進入雅間之后,諸般菜肴酒水很快就已是齊備。
趙俊臣略略點頭表示滿意,然后揮了揮手,許慶彥以及天海樓的掌柜與伙計們就知趣的離開了。
一時間,房間內只剩下了趙俊臣與趙山才兩個人。
趙俊臣與趙山才坐在桌前,剛開始誰也沒有說話,只是相互打量。
趙俊臣的目光,帶著一些審視,而趙山才的目光,則滿是平靜。
良久之后,趙俊臣突然嘆息一聲,說道:“陛下回京之后,你馬上就受到御史的彈劾,丟掉了官職與功名,我原本還擔心你會大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但如今看你完全沒有受到影響,與往日相比竟是沒有太多的變化,我也就放心了……”
趙俊臣的語氣,飽含著關切之意,若是尋常人聽到,恐怕會心生感動也說不定。
然而,趙山才依然是神色平靜,說道:“大人您高估學生了,初聞消息之后,學生也同樣是茫然失措了許久,只是事情既然已是發生,哪怕是哭天喊地、尋死覓活,也注定無法挽回,只會讓人小看,那么學生也只好接受現實,并且另尋他途、重新來過……”
趙俊臣笑道:“山才過謙了,‘接受現實’四字說起來輕松,但真正做起來卻不容易,能夠在接受現實之后還愿意重頭開始,則更是難上加難……我若是遇到了山才的挫折,恐怕現在已是混吃等死了,卻是不如山才遠矣……”
從某方面而,趙俊臣的這一番話倒也不是自謙。
若是他有一天突然失勢,那么就代表著德慶皇帝已經拋棄了趙俊臣,趙俊臣也已是徹底失去了抵抗之力,這般情況之下,趙俊臣完全就是一只待宰的肥羊,隨時都會迎來抄家問斬的結局,到了那個時候,趙俊臣若是表現出一副混吃等死、束手就擒的態度,反倒還能有一線生機,反之,若是趙俊臣表現出了越挫越勇、不甘失敗的優良品質,那僅存的一線生機也就徹底失去了。
對于這些,趙俊臣在很久之前就認真考慮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