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云璞的這一番話,可謂是辭懇切、表情真摯,一副發自肺腑的模樣,自是有一股令人深信不疑的說服力。
若是一般人,看到了林云璞的這一番表演之后,恐怕就會下意識的相信了。
可惜,趙俊臣卻是壓根不會相信。
趙俊臣是一位純粹的政客,而政客與“小人”往往是同義詞,不僅心性多疑,而且從不忌憚以最大的惡意揣度他人,所以,趙俊臣從不相信商人口中的“友誼”,不論這位商人究竟是徽商還是晉商;當然,趙俊臣也從不相信其它政客口中的“友誼”,不論這位政客出身于清流還是濁流。
因為,就像趙俊臣之前所講的那樣,無論是官場還是商場,皆是利益至上,所謂的“友誼”,也是因利而聚、又因利而散;或者說,“友誼”二字,只是雙方利益結合之后的代名詞罷了,一旦利益盡了,那么“友誼”也就盡了。
名利場上,毫無利益糾葛的純粹友誼并不是沒有,只是一來稀少,二來難以持久,最重要的是,那些重情輕利的商人與政客們,他們的心性固然令人欽佩,但他們也大都會因此而迎來被出賣、被淘汰的命運,不得善終——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殘酷,所謂的“善有善報”,其實只是一句自我安慰罷了。
徽浙商人們想要與趙俊臣“交朋友”,自然也只是因為利益的得失,至于“敬仰”、“欽慕”之類,也僅僅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事實上,趙俊臣又有什么名聲讓他們感到敬仰與欽慕的?會賺錢的名聲?還是貪官的名聲?若是前者,倒還有幾分可能。
若是有一天,趙俊臣失去了權勢,不能再給這些徽浙商人帶來好處,那么趙俊臣可以肯定,這些徽浙商人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拋棄自己,甚至還會落井下石也說不定。
當然,反過來講,若是徽浙商人們有一天失去了財勢與影響,那么趙俊臣也絕不會對他們多看一眼,所以趙俊臣也沒什么資格指責別人。
——可以共富貴,卻不能共患難,既是相互利用、又是相互算計,這大概就是官商之人眼中的“友誼”了。
*
對于上述的觀念,趙俊臣不僅是深有體會、而且還深感認同,更是一直在身體力行,所以趙俊臣聽到林云璞的話后,只是覺得林云璞的演技不錯,但并沒有相信絲毫。
實際上,趙俊臣也沒有隱藏自己的想法,聽到林云璞的表述后,只是似笑非笑、意味深長的看著林云璞,并沒有任何的表示。
趙俊臣是一位純粹的政客,而林云璞也是一位純粹的商人,兩人的價值觀非常相似,從某方面而,可謂是心有靈犀、一點即透。
所以,只看到趙俊臣的表情之后,林云璞就頓時明白了趙俊臣的想法,也知道自己這一番漂亮話是糊弄不了趙俊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