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陳芷容、蘇秀寧、崔倩雪三女各自挑選了喜歡的禮物、并回到了趙俊臣身邊之后,李萊就非常知趣的告辭離開了。
趙俊臣起身迎接,并笑著問道:“讓我看看,你們都挑選了些什么禮物?”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陳芷容、蘇秀寧、崔倩雪三女并沒有遮掩,紛紛將自己挑選的禮物捧在手上,讓趙俊臣觀看。
其中,蘇秀寧挑選的禮物是一只繡著翠鳥的藍綢香囊,因為香囊里面加入了“悅容坊”的特制香水,所以香氣淡雅宜人,配在蘇秀寧的腰間也頗是好看。
而崔倩雪挑選的禮物則是一塊白色玉器,玉器只有孩童拳頭大小,但渾體潔白、品質極佳,又被雕刻成兔子形狀,看著煞是可愛。
至于陳芷容,卻是挑選了三件禮物,分別是一塊翠底藍斑的玉佩、一根金鑲玉的發簪,以及一片繡著鴛鴦的白紗香帕。
根據蘇秀寧、陳芷容、崔倩雪所挑選的禮物,趙俊臣分別贊嘆了幾句、并夸獎了三女的眼光,但是當他看到陳芷容所挑選的那塊玉佩之后,卻是略略一愣,問道:“若是我沒有看錯的話,這塊玉佩應該是由男子佩戴的吧?”
原來,在這塊玉佩之上,雕刻著楓樹與猴子的圖案,其中楓樹的“楓”與“封”是諧音,寓為封獎,而“猴”與“侯”也是諧音,意寓官位;兩者合在一起,就是仕途騰達、加官進爵之意——這種玉佩,一般都是有意于仕途的男子才會佩戴。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陳芷容突然盈盈一笑,然后邁步走到趙俊臣的身前,將這塊玉佩掛在了趙俊臣的腰間,并笑道:“這塊玉佩,本來就是芷容特意為趙公子挑選的。”
說到這里,陳芷容的笑容中又多了一些調皮,道:“當然,最后還是要趙公子自己出銀子購買,芷容這也算是‘借花獻佛’了。”
趙俊臣沒辦法推卻,于是點頭笑道:“既然如此,就多謝陳小姐的一片好意了。”
*
一旁,聽到了陳芷容的解釋之后,蘇秀寧與崔倩雪皆是面色微變。
剛才,她們只顧著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卻是完全忽略了趙俊臣,如今再看到陳芷容的手段,自然是有些后悔。
當然,這并不是說蘇秀寧與崔倩雪二人完全不在意趙俊臣,只是她們從小就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潛意識里總是認為自己應該是受照顧的一方,還沒有學會照顧人、討好人;而陳芷容則完全不同,她并不是天生的大小姐,所以從小就學會了察觀色、曲意迎合,也慣會利用各種手段與機會討好他人。
于是,趙俊臣讓三女挑選禮物的時候,蘇秀寧與崔倩雪只是被動的接受了建議,但陳芷容則是化被動為主動,反而趁機為趙俊臣挑選了禮物。
只是,事到如今,蘇秀寧與崔倩雪在后悔之余,也不能改變什么了。
然而,陳芷容的手段,還不僅僅只是這些。
將玉佩送給趙俊臣之后,陳芷容的妙目一轉,將目光轉向了趙俊臣身后的楚嘉怡。
楚嘉怡自從出現之后,雖然一身丫鬟裝扮,并且低調內斂、話語不多,然而她的相貌與氣質皆是萬里挑一,自然是引起了陳芷容的注意。
根據陳芷容的想法,以楚嘉怡的相貌氣質,絕不會只是普通的丫鬟,只看趙俊臣在伴駕南巡之際還將她帶在身旁,就知道趙俊臣對楚嘉怡十分在意,所以陳芷容在討好趙俊臣之余,也想要趁機贏取楚嘉怡的好感、拉近與楚嘉怡的關系,這是一種投資,今后總有獲利的時候。
所以,陳芷容打量了楚嘉怡幾眼后,向趙俊臣問道:“這位姑娘,想必就是趙公子的貼身丫鬟吧?”
趙俊臣點了點頭,解釋道:“是的,她叫楚嘉怡,筆墨不錯,也擅長廚藝,平日里負責我的書房筆墨與夜宵茶點,因為已經用她用習慣了,所以我這次伴駕南巡也帶著她。不過近段日子以來,她一直跟在崔姑娘身邊負責照顧。”
陳芷容并不知道楚嘉怡其實是太子朱和堉安插在趙俊臣身邊的探子,也并不知道趙俊臣其實完全不信任楚嘉怡,只是聽到楚嘉怡平日里負責趙俊臣的書房工作后,就愈加覺得楚嘉怡與趙俊臣關系親近,也就愈加堅定了討好楚嘉怡的心思。
于是,陳芷容將那根金鑲玉的發簪遞給楚嘉怡,說道:“這位楚姑娘當真漂亮,我一見就覺得喜歡,剛才看到這根發簪的時候,心里面就覺得這根發簪非常適合楚姑娘,所以就拿了下來,同樣是‘借花獻佛’送給楚姑娘,還望楚姑娘能夠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