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攝政大明 > 第三百零五章.陰差陽錯(上).

      第三百零五章.陰差陽錯(上).

      反之,若是百官清貧,又因為帝王嚴厲而小心翼翼,民間的聰慧之人自然不愿意當官,卻又不甘蟄伏,而在那個時候,一旦生出了什么亂子,又有聰慧之人的推波助瀾,朕的江山才會真正的危機四伏!”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番道理,趙俊臣連連點頭,深表贊同。

      這些日子以來,趙俊臣一直潛心研究傳說中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期間也確實捉摸出了一些道理。

      其中一條,就是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往往會將智慧和財富分離,讓真知者不能擁有巨富,使巨富者不能成為真知,而兩者一旦兼具,就會讓人不滿足于現狀,并會成為禍亂的苗頭——而所謂科舉,其本質上就是這一理念的實踐,至于朝廷里的清流與貪官的對峙,也是這一理念的另一種實踐。

      不過,在德慶皇帝面前,趙俊臣的身份是“弄臣”、是“佞臣”,這樣的人不應該有太高明的見識,剛才為了寬慰德慶皇帝,趙俊臣已是有些展露鋒芒了。

      所以,聽到德慶皇帝的這番道理之后,趙俊臣先是“愣”了片刻,然后才連連點頭,大贊道:“陛下高明,這番道理,古往今來怕是沒幾位帝王可以捉摸明白,陛下果然是千古圣君啊!”

      另一邊,德慶皇帝已是有些后悔,覺得自己不應該在趙俊臣面前談論這些帝王心機,不過看到趙俊臣此時一副“強裝恍然”的模樣,又認為趙俊臣并不明白其中深意,也就沒有再在意。

      不過,也因為趙俊臣所表現出的懵懂,所以德慶皇帝也就沒了談性,只是搖了搖頭后,向著李園的方向走去。

      看到德慶皇帝前行的方向,趙俊臣微微一愣,追上去問道:“陛下,咱們不去大寺街了?”

      德慶皇帝再次搖頭,冷淡道:“朕沒那個興致了。”

      眼見德慶皇帝一副不高興的模樣,知道這個時候再怎么寬慰也沒用——事實上趙俊臣也不打算真心寬慰德慶皇帝——所以也不再多說什么,只是招來一輛馬車,并伺候著德慶皇帝乘車,并返回臨時行宮。

      …………

      在返回臨時行宮的途中,馬車內的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德慶皇帝沉著臉不知在想些什么,而趙俊臣則小心翼翼的坐在一旁,生怕會再次引起德慶皇帝的不高興。

      不過,趙俊臣的心情還是不錯的,因為根據趙俊臣的觀察,此時的德慶皇帝已是再次對太子朱和堉產生了嫉妒與忌憚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在將來的某些時刻一旦發作,就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而這些連鎖反應,一定是太子朱和堉不愿意看到的!

      只是,趙俊臣終究不是算無遺策的再世孔明,而德慶皇帝的心思也并不容易控制,這一次他卻是失算了。

      因為趙俊臣的這一番安排,雖然德慶皇帝確實對太子朱和堉產生了嫉妒與忌憚的情緒,但與此同時,德慶皇帝也開始審視自身。

      德慶皇帝是一位好大喜功、自詡不凡的皇帝,而這種皇帝往往會十分注重自己的百年名聲、后人評價。

      事實上,經過今日在茶館中的經歷,德慶皇帝突然有些擔憂,擔心在他殯天之后,后人們的史書工筆,真的會把他描述成一位無道昏君,這對德慶皇帝而是無法容忍的。

      雖然趙俊臣一直都在溜須拍馬,稱德慶皇帝是“千古圣君”,但德慶皇帝也非常清楚,以他登基以來的種種功績,離“圣君”的評價還差的很遠,雖然他登基多年來朝野局勢穩定,但這般功績往往會讓后人忽略。

      “這些年來,朕一心穩定朝野、鞏固皇權,如今也該為自己的百年名聲考慮了。只是,究竟應該怎么做,卻需要好好考慮,古往今來、歷朝歷代,所謂‘圣君’、‘明君’,所走的道路不外乎三條,一是改革弊政;二是創造盛世;三則是開疆拓土……”

      德慶皇帝暗暗想道。

      以德慶皇帝一心求穩的性子,讓他改革弊政、整頓吏治、懲辦貪官,借此營造自己的“圣君”之名,卻有些勉為其難,只看宋朝在王安石變法后多年朝野震蕩的情況,就足以讓德慶皇帝打消這般想法,更何況這么做也否定了德慶皇帝自己從前的政策道路,所以德慶皇帝很快就否定了這般想法。

      至于創造盛世——雖然在封建時代所謂“盛世”的標準極低,只要百姓每天能吃兩頓飽飯就算是曠古絕今的盛世了,然而以封建時期的生產力,即使想要做到這一點也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今的大明朝因為在崇禎手中得到了延續,又在德慶皇帝的治下安穩了數十年,人口已是接近三萬萬之數,想要喂飽這三萬萬張嘴巴更是無比困難——德慶皇帝雖然自詡不凡,但也知道如今的大明朝離“盛世”還有些距離,而且創造“盛世”不僅費心費力,也絕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同樣被德慶皇帝否定了。

      于是,德慶皇帝又想道:“如此一來,朕只剩下開疆拓土的道路了……然而刀兵之爭不宜興起,否則說不定就會造成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更何況這些年來無論是蒙古還是建州女真,都還算是安分,朕也沒借口開戰……還有如今國庫的銀糧也不充裕,卻也沒有足夠的準備……”

      暗思之間,德慶皇帝再次搖了搖頭,亦是否定了第三條道路。

      如此一來,德慶皇帝卻發現,在求穩的前提下,自己想要成為后人眼中的“圣君”,竟是哪條道路都不好走,心中不由的更加的不高興。

      只是,雖然三條道路皆是被德慶皇帝否決了,但想要大干一場的心思,卻從此潛藏在德慶皇帝的心中深處。

      而在將來某一刻,這般心思也將會影響德慶皇帝的決定,并將大明朝帶向一條未知的方向!

      而陰差陽錯的造成這一切的人,卻是此時還自以為得計的趙俊臣!

      …………

      ps:這段時間,蟲子的事情很多,工作上、家庭上、寫作上,最終有些透支了身體,病了一場,剛剛康復,前兩天沒能更新,請大家見諒。

      嗯,大章節!

      …………(未完待續。)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