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攝政大明 > 第二百九十四章.“窮”與“達”.

      第二百九十四章.“窮”與“達”.

      ps:看《攝政大明》背后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這一句話,世人皆知。

      作為一個心底深處還尚存著些許良知的政客,趙俊臣也一直是這樣自我安慰的。

      在趙俊臣眼中,自己雖然權高位重、富可敵國,但毫無疑問還屬于“窮則獨善其身”的一類,畢竟,趙俊臣再是如何福貴,卻是連自己的命運與選擇都無法掌控——從這方面而,趙俊臣甚至連尋常百姓都不如。

      所以,在這一句話的自我安慰下,對于三邊防務的隱患,趙俊臣只能在不損及自身利益前提下,給予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趙俊臣明白,這些幫助已是自己如今的極限了,若是力度再大一些,引人側目之下,或許就會危及自身了。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看著徐文清離去的背影,趙俊臣的心中,終究還是有所不安。

      明知道三邊防務一旦出現了紕漏將會意味著什么、后果又會是何等的可怕嚴重,但自己卻沒有盡力改變,這讓趙俊臣心中充斥著一股愧疚感,遲遲無法消散。

      三邊各軍鎮的隱患,是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大,令人觸目驚心,只是小修小補的話,真能抵御住蒙古騎兵的侵襲嗎?往些年固然是勉強抵御住了,趙俊臣也常常借此安慰自己,但若是今年出了萬一呢?在這個時候,又豈能能報著僥幸心理?

      若是邊關被破,趙俊臣如今的諸多謀劃與算計,又還有什么意義?

      難道,到了那般時候,趙俊臣依然還是借著這一句話來安慰自己,然后從一個大奸臣、大貪官,變成一個大奴才、大漢奸?

      早已經有了決定的事情,如今真正的做了,趙俊臣反而心中開始忐忑了起來。

      ……

      當許慶彥送走了徐文清,返回書房的時候,看見趙俊臣的臉色陰沉不定,帶著些許矛盾與猶豫。

      這種表情,許慶彥已是許久沒在趙俊臣的臉上看到了。

      不過,如今的許慶彥,在趙俊臣的刻意歷練之下,終究是成長了一些,見趙俊臣這般模樣,不僅沒有像從前一般急不可待的開口詢問,反而默默的站在一旁,一不發,沒有任何的打擾,只是讓趙俊臣一個人靜靜的考慮。

      良久之后,趙俊臣也終于拿定了主意。

      “慶彥,你暗中組織一支商隊,等到南巡之后就派他們去蒙古草原一趟。”趙俊臣吩咐道:“借機打探清楚蒙古諸部落的虛實與相互關系,并詳細查探一下蒙古各部落今年的草料、糧食、牛馬的收成情況,若是那邊今年有了任何的天災人禍,造成了欠收與損失,就馬上通報于我。”

      如今,季節尚且還是春末,而草原民族的侵襲,則一向是秋收之后。

      這給予了趙俊臣靜觀其變的緩沖時間,也讓趙俊臣擁有了足夠的時間去探查與準備。

      ~~~~~~~~~~~~~~~~~~~~~~~~~~~~~~~~~~~~~~

      第二天,早朝之上,情勢愈加平穩。

      眼看著南巡即將開始了,德慶皇帝如今正是興致勃勃、滿懷期待,百官們也是非常知趣,任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破壞德慶皇帝的雅興,否則只會自討苦吃。

      于是,這一天的早朝,百官皆是無事稟呈,好似天下太平一般,而德慶皇帝也只是與眾大臣們討論著南巡的事情,如此一來,朝堂上自然是一副君臣和睦、其樂融融的架勢。

      然而,在眾人之中,太子朱和堉卻是一直緊鎖著眉頭,與早朝的氣氛格格不入。

      原因無他,昨天整整一個晚上,在太子府中,不斷有太子黨官員求見太子朱和堉,并勸諫朱和堉收回成命、暫且不要改革商稅,否則就會如何如何……

      如此勸諫之間,每個人皆有一番大道理、之鑿鑿,雖然全都被太子朱和堉駁回了,但此時回想起來,朱和堉的心情依然有些煩悶。

      在下了早朝之后,眼見著一部分太子黨官員依然是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好似還想要勸諫自己,太子朱和堉索性不再理會他們,沒有在宮中停留,而是直接回到了太子府中。

      事實上,太子朱和堉返回太子府,也不僅僅只是為了躲避那些有不同意見的太子黨官員,他確實是有事情要辦理。

      經過了近些日子以來的歷練,雖然是屢遭挫折,但太子朱和堉終究還是有了一些實干能力,甚至還明白了“要辦事、先調查”的道理,所以在今天早朝之前,他已是派人去戶部索要了一些相關賬簿,準備趁著這幾天時間了解一下明朝商稅的具體情況。

      ……

      卻說,待朱和堉回到太子府中后,發現戶部的賬簿已是拿來了,然而,朱和堉還沒來得及翻看,就聽下人稟報,稱都察院左都御史呂純孝求見。

      都察院是太子黨官員的大本營與集中地,而呂純孝這些年來幫著朱和堉管理都察院,盡心盡力、勞苦功高,更是朱和堉的左膀右臂,一直深受朱和堉的重視。

      如今,聽說是呂純孝求見,朱和堉自然是不會不見,連忙讓人請呂純孝進書房談話。

      不過,當呂純孝進入書房之后,還沒來得及說話,朱和堉就已是當先開口道:“呂大人,你不會也是來勸我改變主意、不要再改革商稅的吧?若是如此,就不必開口了,我意已決,是絕不會改變主意的。”

      昨天晚上太子府里的諸多熱鬧,呂純孝也曾聽聞了一些,在嘆息一聲后,卻是說道:“太子殿下,無論其他人是否轉變了主意,但下官依然是支持您的,下官這次求見,也并非是為了求您收回成命,而是想將一位大才介紹給太子您,此人雖然年紀尚輕、資歷尚淺,但才華心智皆遠勝下官數倍,而下官也相信,太子您若是有了此人輔佐,接下來的商稅改革,必然可以事半功倍,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聽到呂純孝這么說,太子朱和堉稍稍安心了一些,接著又對呂純孝所說之人大感興趣,并問道:“哦?究竟是何人?竟是讓呂大人如此推崇?”

      “正是前太子太師何明何老前輩的關門弟子、本科殿試的第二名榜眼、人稱江南才子的趙山才!”呂純孝一臉鄭重的回答道。

      “趙山才?就是那個在我離京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期間,通過你提醒我不要把案件牽連太廣的那個趙山才?”太子朱和堉目光閃動著,嘆息道:“此人確實有大才,當初我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所以父皇他也對我的辦案結果頗不滿意,認為我不知輕重、不識大體,險些釀成了大禍,最終還訓斥了我一番……”

      然而,話雖然這么說,但奇怪的是,在太子朱和堉的神色之間,竟是不見任何的后悔之色,只是頓了頓后,又說道:“難得我這般固執,但他卻依然想要為我效力,看來這個趙山才不僅才智不俗,更還是一位正直忠貞之輩,實在難得,僅憑這些,此人就足以倚重,更別說他還是何老太師的弟子、并得到你如此推崇了!嗯,快快請他進來吧。”

      隨著太子朱和堉的吩咐,沒過多久,趙山才也被人領到了書房之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