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正源的擔心,果然還是應驗了。
就在黃有容一派官員,自以為獲勝并為此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早已是按捺多時的顧全,終于出列發了。
“陛下,臣也有事要稟報!”
德慶皇帝對于趙俊臣一派的反擊,也是早有預料,見到顧全出列發,沒有任何吃驚的意思,只是問道:“哦?還有事?說吧。”
顧全揚聲道:“臣彈劾刑部右侍郎閆鵬飛,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多年以來,為了勒索銀錢,利用職位之便,制造了多起冤假錯案,臣所收集的罪證在此,還望陛下明鑒!”
說話之間,顧全從袖中掏出一份折子,雙手捧著,遞給了傳遞太監。
然后,顧全又當著百官的面,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皆是在羅列閆鵬飛的罪行。
而聽到顧全的彈劾后,德慶皇帝下意識的眉頭微微一皺,又暗暗嘆息了一聲。
…………
其實,對于朝堂間的黨派爭斗,德慶皇帝的心情頗是復雜矛盾。
若是朝廷里的各大派系相安無事、互不爭斗,甚至是和睦相處,那么德慶皇帝就會下意識的懷疑,朝廷各大派系是不是聯手了?又會不會對付他這個皇帝?總覺得自己的江山皇位也就不大安穩了。
所以,在這種時候,德慶皇帝總會想辦法讓各大派系因為各種利益而爭斗起來,也唯有各大派系產生爭執了,帝王的態度偏向才會被百官重視。
臣子相爭則帝王得利、臣子相合則帝王有危,這樣的道理,深悉帝王心術的德慶皇帝,最是明白。
然而,若是朝堂里各大派系斗爭的太過激烈,德慶皇帝其實也很是頭疼不安。
就拿這次趙俊臣與黃有容的兩派爭斗來舉例,先是趙俊臣彈劾了黃有容的門人、工部侍郎唐拯貪污受賄,接著黃有容就彈劾趙俊臣的戶部藏污納垢,然后趙俊臣的人又彈劾黃有容的得力干將、刑部侍郎閆鵬飛以權謀私……
如此一來,兩派相互的彈劾來彈劾去,最終趙俊臣與黃有容會不會傷筋動骨暫且不說,但落在不知情的百姓眼中,見朝廷竟是有這么多的貪官污吏,那么在百姓心中,藏污納垢的就不再是戶部,而是整個朝廷了!
其實,德慶皇帝也心中清楚,就眼前太和殿內的百官,別看平時一個個都是忠君為國、奉公無私的模樣,但十個里面有九個半是經不起嚴查的,一旦嚴查,各個都有過貪污受賄、以權謀私之事,關鍵只在于有沒有嚴查罷了。
而黨派斗爭,相互彈劾,卻正是把百官與朝廷平日里的光鮮門面給扯了下來,若是愈演愈烈,那么朝廷的聲譽,也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在朝中黨派斗爭愈加激烈的時候,德慶皇帝也往往會下意識的平息沖突。
如今,趙俊臣與黃有容的這場沖突,雖不過是第二天,但趙俊臣與黃有容的態度,卻是出乎意料的激烈,在德慶皇帝眼中,已是有些愈演愈烈、會影響大局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