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都破延這邊拔營南下,20萬匈奴大軍動向,立即被寒龍軍匯報回來。
陳息收到消息后大手一揮:
“全軍后撤!”
軍令如山,大軍迅速拔營回撤。
陳息早已規劃好撤退方向,那便是南下阿木爾河,大軍退出沃野穹原,沿著河流一路向東行軍,目標松贊草原。
這里背靠小黑龍山脈,山地能限制敵騎兵發揮,可真正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韃子與匈奴騎兵眾多,與上次面對雜牌王師不同,這次若再被他們包圍,可麻煩了。
所以還是穩健為主。
陳息一方面在拖延時間,一方面在尋找有利地形。
時間對于自己和韃子,倒是無所謂。
可匈奴卻等不了。
馬上入冬天寒地凍,他們遠離本土作戰,還沒有補給。
勢必向韃子要糧,一次兩次可以,但時間長了呢?
必定引發他們內部矛盾。
這正是陳息想要看到的結果。
大軍拔營即刻起程,十幾萬人浩浩蕩蕩一路南下,金雕將陳息大軍動向,傳達回阿史那王庭。
“啪——”
雄圖狠狠一拍桌子,這次他可真的動怒了。
己方精銳王師盡出,目的就是快速解決戰斗,不想跟匈奴人拖了。
可萬萬沒想到,大御陳王來勢洶洶,現在居然撤軍了。
精銳已經集結完畢,此刻不出征的話,不光影響士氣不說,就連匈奴那邊都解釋不通。
見可汗大人罕見的發脾氣,下面各部親王面面相覷。
大軍還出不出發啊?
可汗大人發脾氣,這仗還打不打?
擎蒼站出來搭話:
“可汗,咱們下一步?”
雄圖深吸一口氣:
“既定目標不變,時刻與匈奴人保持聯系,大軍出擊!”
“是!”
雄圖到現在隱隱有些后悔了,與匈奴人合作,無形中給他帶來很多壓力。
許多戰略決策都要考慮他們的感受。
還不如獨自面對,起碼戰場在自己地盤上,牢牢握住主動權。
可現在呢?
精銳王師不敢出,怕匈奴人背信棄義掏了自己老巢。
還要為他們20萬大軍解決糧草問題。
不過再怎么后悔也沒用。
請佛容易送佛難,這句話他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
這幫匈奴人若是利用好了,是打敗陳王大軍的利器,可一旦利用不好,定然遭到反噬。
要知道匈奴人與自己一樣,游牧部落崛起,靠劫掠起家的民族,指望他們信守承諾?
天方夜譚!
雄圖被逼無奈,只能命大軍按照原計劃,追擊陳息軍團。
九部王師中的黑虎旗,烈虎旗,赤虎旗,已經被陳息全殲。
這次除了保衛王庭的兩路本部王旗沒有動,其余四部盡出。
天虎王,地虎王,白虎王,斑虎王。
主帥天虎王,阿史那擎蒼。
四部王旗共計25萬,后方征調10萬雜牌王師,為大軍送糧。
這次他們不再托大,補給線必須要有,說白了就是保證匈奴人的糧草問題。
不然戰線一旦拉長,追擊陳息軍團時間過久,匈奴人的糧草得不到解決,必然內亂。
韃子大軍較匈奴晚兩日出發,動向絲毫沒逃出寒龍軍視野。
消息傳回來,陳息咂咂嘴。
好家伙。
這次玩夠大。
韃子25萬精銳,匈奴20萬,共計45萬大軍圍剿小爺。
呵呵,敵軍3倍于我。
這點陳息早有預料,3倍就3倍,尚能應對。
不過畢竟是兩方勢力,內部不可能穩如磐石,兩方軍團互有猜忌,倒是可從中利用一番。
陳息大軍一刻不停向南轉移,北方匈奴與韃子四部王旗,始終被吊在150里左右。
這個距離是陳息故意算好的,150里的距離,按照這個時代騎兵最快速度,至少也要跑上2天。
而這2天時間,足夠大軍扎好營盤展開防線。
三方兩進一退,在草原上開始了調度。
又是十日過后,陳息大軍到了既定位置,前方寒龍軍傳來消息。
匈奴20萬大軍分兵兩路,一路由北直沖南下,另一路向東部大迂回,對我軍團形成東北兩個方向包夾。
而西方,則是韃子主力四部王旗。
經過十日行軍,陳息順利抵達小黑龍山脈腳下,這里山林茂密,令戰士們砍柴制作拒馬樁,穩扎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