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寒關內,陳息點將。
命。
左右寒龍軍提前一日出發,分兵兩路為后續大軍探出視野。
葉明霽兵團組成騎兵3萬為先鋒軍。
大軍左翼交給棠的4萬騎兵負責,右翼由沁月牧遙的十六部落5萬騎兵負責。
陳息與楊沖統領中軍。
中軍戰隊配置如下:
1萬長矛軍,5000陌刀營,5000重盾手,內部配1萬精騎機動支援。
神鳶軍,蝎毒軍全員出動。
大軍共計,15萬余。
北寒關城門大開,大軍浩浩蕩蕩出發,留下薛天岳率領剩余步兵守城。
薛天岳的任務也很艱巨,組織調動北部二州百姓農夫,臨時組成運輸隊。
十余座大型糧倉待命,等殿下攻克一座王庭后,立即往前線運輸糧食。
秋收后處于農閑季節,無數農夫報名響應。
運輸糧食給工錢,無疑再給百姓們一份額外收入。
戰爭機器啟動,北部二州瞬間躁動起來,人人都期盼著殿下大勝而歸,鏟除韃子報仇雪恨。
江萬年在皇城,為陳息大軍出征,組織一場大型集會。
將格調直接拉到民族仇恨層面,列出韃子以往重重罪行,大儒們揮毫潑墨,學子們填詞作畫,官員組織百姓圍觀,大大提升民族凝聚力。
為這一場曠世大戰,披上一層復仇雪恨外衣。
京畿地區,江南府,戈西府......
各地州府,縣城,集鎮,村落......
府兵衙役捕快馬不停蹄,迅速將陳王殿下率大軍出征草原的消息,傳遍整個大御。
縣令帶著官員們,親自為百姓宣傳韃子的重重罪行,極大拉升民族復仇情感。
張正經在京城新成立的報社,聞訊立即響應。
這貨輿論攻勢火力全開,一連出版多刊報紙,上書兩個血紅大字。
復仇!
從民族情感,一直延伸到人類底線,將草原韃子罵了個狗血淋頭,陳王殿下此次出征,是為了整個天下百姓,徹底鏟除韃子這顆毒瘤。
這貨別出心裁,在報紙宣傳中夾槍帶棒,話里話外透露一個意思。
陳王殿下給百姓們分田地,免徭役,減賦稅,推行一系列利國利民新政,從商者豈能不為國家做出點貢獻?
這貨自己帶頭,為前線將士改善伙食為由,個人名義捐款白銀1000萬兩。
旗下大型青樓連鎖品牌,銀月樓集團,攜全體技術工作者,捐款白銀100萬兩。
這期報紙一經刊登,迅速傳遍天下。
江南府五大商業世家一看報紙。
草!
這不是在點我們么?
還特么等啥?
捐!
興隆航運商行,捐款800萬兩白銀。
江南美織造商行,捐款800萬兩白銀,外加士兵作訓服1萬套。
......
全國無數商賈響應,恨不得將全部身家捐出去,支援陳王殿下鏟除韃子。
一時間朝廷戶部倉庫都要堆滿銀子了,江萬年將張正經叫來,重重拍了拍他肩膀:
“我代表殿下向你承諾。”
“青樓生意可再延續一年!”
張正經感動得淚如雨下:
“謝江爺爺,小子這門生意的初衷,也是為了豐富百姓們業余文化生活,以及......”
話還沒說完呢就被江萬年趕走。
呸——
給你顏色就想開染坊。
神馬玩意!
罵歸罵,可心里還是暖乎乎的。
有了這貨的報紙宣傳,可是大大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國庫里銀子堆滿,江萬年立即下令向全國采購物資,棉衣棉鞋,糧食裝備,火速運往北寒關。
西北軍方向同樣不落下,雞蛋,豬肉,棉服被褥......
以朝廷為背書采購物資,這還是大御首次。
“什么,咱們百姓也能賣東西給朝廷了?”
“對呀你沒看錯,你紡織的成衣,也可以市場價賣給朝廷。”
“哈哈,我家老母雞不生蛋了,正舍不得吃呢,現在能賣給朝廷,為前線將士煲湯喝了。”
朝廷將銀錢撒向千千萬萬百姓手里,大大刺激經濟發展。
真正做到取之于民,回饋于民!
江萬年這邊大肆宣揚陳王殿下出征草原,后者正在行軍途中,可一點不知道。
大軍一連在草原中行了10日,后方傳來消息,匈奴20萬大軍起程。
同時傳來江萬年在皇城的一系列舉動,包括張正經動員所有商賈,為將士們捐款的消息。
陳息看完哈哈大笑。
好。
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這才是一個民族該有的凝聚力。
立即下令,將大御最新消息,傳遍全軍。
聽完后方無數百姓為大軍出征造勢打氣,將士們感動得淚如雨下。
原來我們不光為了賞銀作戰,更是肩負起整個國家安全職責,背后無數百姓期盼著我們凱旋。
不知道誰喊一嗓子:
“保家衛國!”
下面無數將士同聲齊喊:
“保家衛國,保家衛國!”
大軍氣勢如虹,即使在寒冷的草原行軍,心里也暖烘烘的。
有全國百姓掛念著,這份感覺真好。
即便再苦再累,這一刻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