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士禎的到來,兵工廠的事情終于可以向前跨出一步。
隨后沐子安發布詔令從整個涼州召集能工巧匠組開始組建兵仗局的班底。
甚至為了趕進度沐子安直接將自己下榻的涼州府邸暫時給了趙士禎用于研究。
府邸后院的假山流水什么的全部推平一個不留。
至于資金這一塊沐子安更是毫不吝嗇,直接從賈詡那邊撥了一筆專款用于火器的研究。
趙士禎在得到了沐子安的鼎力相助后也是毫不猶豫立刻投身入了戰斗狀態之中。
不過制造火槍的事情急不來,在接下來的幾日沐子安也是在做著涼州最后的謀劃。
韓世忠,李嗣業和乞活軍現在都屬于涼州兵的序列,所以自然是無法帶回京城的。
至于怎么安排自己的班底,這幾日沐子安可謂是絞盡腦汁。
雖然現在自己麾下這些人都已經洗白上岸。
但隨著與匈奴和談的事情結束。
沐子安自然清楚自己這個涼州牧軍政一體權利太大必然不可能被一直保留。
若是有新任的涼州牧接手,按照朝廷規矩自己麾下這些人必然是要被打散重組的。
所以沐子安眼下必須要提前做好應對的措施。
所以想要保證自己麾下這些人不會被打散。
眼下就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選擇一個地方進行駐軍。
但是放在哪里駐軍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了。
不過眼下沐子安正好有一個借口,那就是與匈奴人交易的榷場。
匈奴人即便這一戰他們已經被打殘,但是朝廷之上的人也絕對不會掉以輕心。
而這榷場的選址必然要正面直對草原,而且榷場之內必須要駐扎重兵。
不僅是要維護榷場的安全更是要監視匈奴人的入侵,這是一個誰也無法挑出毛病的正當理由。
所以沐子安打算將這個榷場打造成為一個邊防重鎮。
不僅提供給沐子安麾下這些士卒作為駐軍的棲息之所。
更可以借助之前那些因為受傷被留下的匈奴人吸引更多的匈奴部落投奔,作為蠶食草原的前哨站點。
而今的天下并非只有大離一個國家。
倘若大離想要在而今這亂世之中稱霸天下,那就必須展現出來一個大國的氣度來,接納百川胸懷天下,即便對方是異族。
畢竟從古至今邊疆之上的敵人是殺不完的。
從匈奴,到突厥,再到遼人,金人,女真人。
與其一直殺下去,不如步步蠶食逐漸同化。
沐子安將想法告知賈詡和其余眾人之后,眾人也是深表認同。
經過一夜的商議,榷場最終建立的地方被確定在了一個名為定襄的地方。
定襄之地向北直面匈奴和西羌,向西靠近瀘州,南下距離京畿之地也不過幾百里。
不僅如此定襄之內還有黃河穿行而過乃是整個涼州水運的重要樞紐。
雖然黃河水運的運載能力一般但是支撐眼下卻是足夠了。
在這里建設榷場無論是通商運貨還是調兵都極為的方便。
而且因為直面西羌和匈奴更需要重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