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侍監的話出口后,朝廷官員都朝著太和殿當中走去。
林文跟隨在末尾,一步步走入。
不多時,林文歸位,看著龍椅上的姜尚微瞇雙眼。
姜尚皺著眉頭,一眼便能看出狀態不好,一副昨夜沒有休息的模樣。
想必也是因為大魏和趙國的爭端。
君臣之禮進行完畢,姜尚緩緩開口。
“大魏和趙國兩國的爭端想必大家已經聽說了吧!”
“此番趙國的使者已經在京師第二天了”
“趙王,向我大端求援,想讓我大端與他趙國一起出兵抗魏!”
“眾愛卿,不知道你們怎么看!”
聞,蘇名身為中書令上前一步,恭敬道。
“陛下,臣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我聽聞魏國的使者也已經入了我們大端國境”
“要不等見過大魏的使者之后再考慮!”
姜尚點了點頭,淡笑道:“蘇卿的信息挺靈通!”
“可趙國的使者今早又來面見于我,希望我大端盡快出兵!”
“大魏的兵馬已經全部集結完畢了!”
“據他所說,大魏,足足集結了二十萬兵馬!”
“一觸即發,看樣子不會有小摩擦,一戰,便是大戰!”
聽到姜尚這話后,在場的官員都是一驚。
二十萬兵馬,開什么玩笑。
要知道,大端四州的兵馬總和,也不過二十萬,這還是算上了郡城守備軍,禁衛軍等整個大端的兵馬。
可這大魏,出兵便是二十萬。
這大魏近些年的發展,比之他們所預想的,還要快上很多。
“陛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臣覺得,大端該出兵一同與趙國抗魏”
“不然的話,等趙國被滅,那大魏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我們大端”
“以輿圖上來看,趙國與我大端的地勢占盡,一旦全部...那大魏將可以向四面延伸!”
“再無后顧之憂!”
蘇名說罷,一名正二品將軍也是贊同。
“陛下,臣也覺得中書令說的對,大魏與我大端的關系一直不好”
“不能看著大魏以趙國為跳板,直接饒過賀蘭山對我大端出兵!”
“隨著幾人開口后,百官也紛紛附和。
“如眾愛卿所,那出兵多少,從何調兵!”
這下,百官頓時禁聲了。
“蘇卿,你覺得從哪調兵?”
姜尚見百官不語,旋即看向蘇名。
蘇名也是皺眉,不知道從哪調兵。
或者說,從哪調都不對。
姜尚見狀又看向了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如今四洲兵力如何?”
聞,兵部尚書趕忙道:“回陛下,據上次記錄”
“滄州總兵馬,八萬余人!”
“雍州總兵馬,五萬余人!”
“汝州總兵馬,三萬余人!”
“離洲總兵馬,三萬余人!”
“四州兵馬,總計不到二十萬!”
聽著兵部尚書緩緩道出后,姜尚掃視了一圈殿下百官。
他昨夜徹夜未眠,正是因為此事。
出兵,可兵從哪出?
各州兵馬都捉襟見肘,他大端的底子根本就不夠。
就在這時,陳驍上前一步,鄭重開口。
“陛下,臣覺得,必須要戰!”
“老臣愿意帶兵前往!”
“依老臣所見,滄州可調取一萬,前段時間羌族打敗,短時間內不會犯亂”
“雍州剛平判了煙雨樓,可調取一萬”
“離洲一直安平,可調取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