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們一路逃荒上京,路上恨不得掘地三尺刨食。
不料沒能上京,半道上就被官兵阻攔,膽敢越界血濺當場。
其中也有膽大的難民,冒著必死的心沖破柵欄。
無一例外,那些人全部死在刀口下。
饑腸轆轆的難民,實在是懼了怕了,只能原路折返。
他們想著死在半道上,也就不用在人間烈獄里苦熬了。
如今,他們在此地吃著熱湯面,看著高掛的蕭字旗,仿佛有看到了生的希望。
一時間,百姓們都匍匐在地,由衷地向救他們出水火的君主叩拜。
希望他真的能千歲,萬歲。
一世平安,一世康健。
難民們穿上了保暖衣,一雙粗糙皸裂的手,忍不住摩挲著衣袖。
“這衣裳又薄又暖,軟軟的,穿上身可真舒服。”
“這水也好甜,瓶子又透又亮,看得清里面的水。
我一定要好好收著,日后帶進棺材里當陪葬。”
“呸呸呸,說點吉利的事。”
“這上面還有看不懂的字,難帶真的是天神所贈?”
難民中也有讀書人,經此一時對廟堂之人失望透頂,半輩子的信念瞬間崩塌。
甚至覺得讀書無望,倒不如死了干凈。
可當他們瞧見礦泉水上面的字。
不少讀書人覺得能參透天書,說不定能悟透人間大道,瞬時對生活也有了希望。
難民們吃飽喝足,就開始往回趕路。
與之前不同的是。
他們被迫折返北地,垂頭喪氣,亦步亦趨走向死亡。
這一次,他們抬頭挺胸,帶著洋溢的笑容回家。
蕭璟州吩咐人,把一旁的池塘清理一番。
若是難民手里有水囊、竹筒,還能裝一些水在路上喝。
這里也是接難民回家的第一站,讓難民看到有充足的水,他們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前行。
“求求大人們,救救我的兒吧!”
“他高熱不退,再這么下去,人就沒了呀!”
“一家六口人啊!只剩下我和他。”
“他死了我也沒法活了!嗚嗚嗚……”
聽到動靜,蕭璟州轉身看到一個中年男人,抱著一個七八歲大的孩子,正在央求著士兵。
士兵把人領到大夫身邊,給孩子看病。
不多時,大夫就給了一包布洛芬。
男子傻眼了:“大夫,這東西怎么吃啊?”
士兵拿來一個碗,把藥和熱水倒進去,攪合攪合就遞給男子。
男子半信半疑,給孩子喂下,一邊說著感謝的話。
蕭璟州淡聲吩咐:“給父子二人饅頭和水,今后碰到這種情況,有重病之人另外排隊。”
陸晨點了點頭,就給把話轉述給士兵和大夫們聽。
夜間,蕭璟州帶了戶外燈。
帳篷也搭了起來。
傍晚抵達的難民,想明日一早趕路,圍聚在火堆邊取暖。
蕭璟州讓士兵們打起精神。
難民實在太多,他也曾經歷過一路饑荒,甚至人性不敢賭。
百姓們瞧見帳篷和戶外燈,羨慕之余還十分新奇。
蕭璟州讓士兵把帳篷,勻出一些給重病之人。
剩下的帳篷,給士兵們輪番休息。
臨近深夜,傍晚抵達此地的難民,全部都領取到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