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報
盡管古代,還沒有版權這東西。
但是,朱允熥既然要進入這個行業,未來還是想做一個版權,保證創作者的權益,現在先尊重版權。
把羅貫中找到,除了能得到三國和水滸的版權,還可以讓羅貫中繼續寫書,朱允熥提供想法,羅貫中執筆。
楊士奇說道:“看過了,這本書的作者,曾經是張士誠的人,殿下要找他?”
朱允熥說道:“沒錯,我想把他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也刊登在報紙上,同時想請他回來幫我們寫書,你們有沒有關系,可以聯系此人?”
他們一起搖頭,和羅貫中,沒有任何相關關系。
也沒有人脈,能聯系上羅貫中。
解縉提醒道:“他以前是張士誠的人,殿下用此人要小心了。”
“無妨!”
朱允熥說道:“張士誠早已成為過去式,難不成他的人,還能推翻我們大明?”
如果羅貫中真的有問題,朱元璋真的容不下,就不會任由《三國志通俗演義》在大明流傳,這本書沒有被禁,說明是沒問題的。
他們這樣一想,認為也對。
那就不再說什么,回去研究自己的事情。
朱允熥只好自己安排人,去把羅貫中找回來。
朱允熥還要把大明報社的一切,給確定下來,以及給那些工匠,提供印刷術的研究方向。
現在工部旗下的印刷坊,基本是朱允熥的了,那一道圣旨送過去,工部尚書鄭賜也不敢說什么,只能全面配合大明報社的工作。
改造印刷技術,要比紡織機容易很多。
用了不到三天時間,就改造出來了。
楊士奇他們搜集的,用來刊登的新聞,也都搜集完畢。
在報社辦公室的編輯部里,全部整理排列好,再送去給印刷坊印刷。
印刷坊那邊,早就準備好尺寸大小都合適的紙,還有各種印刷模板,只要東西送過來,馬上能開工,報紙便如此誕生。
在確定要做報紙后的
大明日報
都能通過發行報紙,快速傳播出去。
凌漢當然知道這些東西,不會只給自己,肯定要在全應天府發行。
“不對!”
凌漢眼眸瞇了瞇,瞬間再想到了什么,道:“三皇孫這是要……控制論,也不對,不是三皇孫,應該是陛下。”
他不是那種迂腐的讀書人,很快想到了報紙背后的妙用。
想著不由得,發出一聲驚嘆。
“一旦朝廷形成論控制,到了民間,將會出現朝廷說什么,民間就信什么,這是一種控民的手段,陛下這一手,玩得好。”
凌漢不相信,如果沒有朱元璋的授意,朱允熥也敢這樣做。
這份報紙,他可以肯定是在朱元璋的允許之下,應運而生的。
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承受得住,這種控制民心的做法。
就好像以前的白蓮教,只要掌握足夠的論能力,單靠“石人一只眼”就能挑動天下人反了元朝。
再比如以前的太平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使得多少人,跟隨張角一起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