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那個小子,識字。”
馬上有一個老兵說道:“他是我們這里,唯一一個識字的人。”
古代的識字率普遍不高,特別是他們軍戶,識字的少之又少,朱允熥沒想到真有識字的人,道:“請他過來。”
那位石家的小子,名字叫做石安志,三十多歲。
去當兵之前,經常在一家私塾外面,偷偷摸摸地聽課,該寫的字,他都會寫。
在洪武第七次北伐,石安志在藍玉軍中效勞,跟藍玉去過摸魚兒海,但在戰爭中斷了左手,退役回來這里,平時以種地為生。
還有右手,說明寫寫畫畫方面,完全沒問題。
朱允熥考了他一會,再出了兩道數學題給他做,都可以過關了。
“就是你了。”
朱允熥說道:“從現在開始,你是我們紡織廠的廠長,暫時管理大家,安排工作,計算進出貨的數量等,等到我們一切穩定下來,再讓你擔任正式的廠長,可能勝任?”
石安志心里大喜,跪下道:“多謝殿下的賞識,草民一定不會讓殿下失望。”
“好了好了。”
朱允熥扶起了他,道:“不用多禮,不過接下來工廠建造的監工,需要你多用心,雖說舳艫侯他們也安排了人過來,但那些終究是外人,只有我們自己人,才清楚自己人需要的是什么。”
聽到朱允熥把他們,也定義為自己人。
石安志心里更是歡喜,躬身道:“多謝殿下!”
朱允熥拍了拍他的肩膀,激勵道:“其他叔伯,以后全靠你了。”
石安志突然覺得,擔子莫名的有些重了。
但是,越重越好。
壓力越大,將來的動力,也能越大。
“對了,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是沒有媳婦的?”
朱允熥想到了這個問題,但放眼望去,他們基本是形單只影。
村子里的婦人不多,也就零零星星的幾個人。
“基本都沒有。”
石安志無奈搖頭道。
他們苦了那么多年,也該好好享受享受。
古人開枝散葉,也是一種期盼。
他們當然希望,能給自己留一個后人。
或者在未來,實在走不動了,有人幫自己養老。
朱允熥道:“你讓他們放心,大老爺們,何患無妻?等我的一切穩定下來,再幫你們討媳婦,每個人至少一個。”
這話一出,頓時讓他們有些躁動。
他們不是沒想過要討媳婦,但沒有誰是完整的人,誰愿意嫁給他們?
何況嫁入軍戶,未來的孩子,也是要去當兵的。
萬一打仗了,回不來怎么辦?
或者回來了,和他們一樣,斷手斷腳的,又能怎么辦?
朱允熥愿意幫他們討媳婦,他們霎時間是激動的。
“短時間內,可能不太行。”
朱允熥補充解釋道:“但未來,大家可以保持希望。”
這個承諾給出了后,所有傷殘老兵們,無不多了一種期盼。
他們想著,也期待著,朱允熥真的可以為自己帶來一個媳婦,然后就有后人了。
誰不想抱著自己的兒子,樂呵呵的呢?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