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
醉仙樓內。
李至剛陪著一個讀書人,要了一點酒菜,也在看著詩詞。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個讀書人在看到《石灰吟》的時候,忍不住把最后兩句念了出來,嘆道:“借物喻人,凜然正氣,寫這詩的人,我真想見一見。”
李至剛問道:“大紳覺得這里怎么樣?”
這位叫做大紳的人,正是李至剛要推薦的解縉,大紳是字。
多年之前,朱元璋讓解縉回家等通知,仕途在這個時候暫停了。
解縉不是個可以閑下來的人,這段時間到處云游,最近到了蘇州,李至剛派人到蘇州找他,這才來京來得那么快,今天是
解縉
但想到太子薨,皇孫隨之活躍起來,一定是為了儲君之位,覺得可能是自己的機會,又想來京看看,或許能再回朝堂。
他對三皇孫,真的沒有太好的印象。
李至剛鄭重道:“你覺得,我敢用三皇孫開玩笑?”
肯定不敢。
就算三皇孫再如何的平庸,人家也是皇孫。
敢用來開玩笑,你是嫌九族的親人太多了,對吧?
“我說的,都是真的。”
李至剛又道:“大紳可曾聽說過,藏拙二字?”
解縉當然知道,但代入朱允熥,似乎又覺得,三皇孫有藏拙的可能。
隨著常氏病逝,東宮是呂氏說了算,一個沒有了娘的孩子,其實很孤獨無助,要說藏拙而傳出不好的名聲,倒也有可能。
李至剛道:“我給你說說,殿下的事情吧!”
他們一邊走,一邊聊著這事。
把提劍上朝求死的事情,也都說出來了。
李至剛敢這樣說,其實也是得到朱允熥的授意,否則他是絕對不敢的。
等到全部說完了,解縉對朱允熥也來了興趣。
“三皇孫,真有那么厲害?”
解縉眼前一亮,如果在這個時候選擇站在朱允熥身邊,未來就是朝廷重臣。
前提是,陛下真的那么重視三皇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