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稍安勿躁,微臣明白,為了這件事,王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們也籌謀了許久,只是眼下事出突然,實在不宜冒進。
端王冷哼一氣,“那依丞相看來,接下來該如何。”
殷丞相開口道:“接下來,王爺怕是要演一出苦肉計。
“眼下,只有當王爺一同出事,把整個朝中的水攪渾,我們才有可能渾水摸魚,而且也才能夠把自己置身事外。”
要不然,只有他沒事,在外頭總歸是被人猜忌的。
端王一下便明白了殷丞相的意思,點了點頭。
“那等這件事情過后,對付陸家的事便按計劃行事?”
“是,王爺這邊的事平息之后,便可以把陸家那邊……,提上日程。”
這個計劃,他們籌謀了那么多年,可以往后推,但絕不允許有意外。
端王想了想,點點頭。二人就這件事又詳細商討了一會兒,端王起身,準備離開。
殷丞相恭敬垂眸,拱手一禮:
“微臣恭送王爺。”
端王走了兩步,又回過頭來:
“有位金陵宋家學子,府中有位林姑娘,或許可有用,丞相看看,若也覺得不錯,便將那宋家學子招致麾下。”
“金陵宋家學子……”
殷丞相略想了想,便知道端王說的是誰。
這一次學子進京參加學會這件事,便是他提議的,在這些人進京之前,他便把他們的底細都摸了一遍。
這位金陵宋家學子,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特地深查了一下,宋家在禮部的那位大老爺,能進京站穩腳跟,其中便有這位宋家學子的功勞。
他對他印象深刻。
這些日子,進京的學子,死的死瘋的瘋回家的回家,有不少他原先看好的,都沒有經受住京城的波云詭譎,無論是被人陷害,被人牽連,都已經出了局。
他自然知道那些人有多冤枉有多無辜,不過出局了就說明他們不適合朝堂和官場,淘汰出去并不可惜。
天底下多的是有才華的人,少的是能在權勢中行走自如的人。
而這位宋家學子,在這種情況下,卻依舊好端端的,雖然外頭說他不學無術紈绔子弟,進京那么大的事,身邊帶著個如花美眷,構不成什么威脅,但是他活下來了,而且安然無恙,深藏功于民,便足以說明此人睿智。
他不知道自己猜的對不對,但這位宋家學子,確實比那些人更適合朝堂。
“王爺可知,那位林姑娘與這位宋家學子的關系?”
端王想到外頭的傳聞,問道:
“是他的妾室?還是不能見光的相好?”
丞相搖頭:“不,都不是,這位林姑娘,是宋家學子的嫂嫂。”
端王臉上出現一瞬的詫異,
“嫂嫂,親嫂嫂?”
“是,親嫂嫂。”
端王臉上詫異更甚,但更多的是好奇。
殷丞相孜孜不倦,為他答疑解惑。
端王聽完,恍然大悟:
“丞相,此人大才,務必招入麾下,那位林姑娘,亦有大用。”
殷丞相點點頭,“若一切,正如微臣所想,那么這位宋家學子,便能讓王爺如虎添翼。”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