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完了?”太后怒道,“陛下還病著,朕要去照看皇帝,不行嗎?”
“太后娘娘,外面百姓群情激昂,說太后私自遞國書給蛟龍國,割讓媯州、易州、云州等七城,與蛟龍國,換回梁景渝,梁景沄兩位少將軍,是否屬實?”
李先賢話落,除了兵部尚書,所有的官員都猛地看向太后。
半個月前,朝堂就“要不要拿城池換回梁景湛五兄弟”此事,在朝堂公開討論過。
當時,除了傅璋,幾乎全員反對。
最激動的是工部崔侍郎,被當場砍了,大理寺卿海大人被打了五十板子,最后什么方案也沒商量出來。
之后也沒人再提起,大家都以為太后放棄了割地換人的打算。
這是商量也不商量,干脆偷著下旨了?
太后略微遲疑:秋豐與兵部官員攜帶圣旨和國書日夜兼程去換人,此時應該把人接回來了吧?
她的沉默,讓百官頓時炸了。
輔國公跳起來大罵:“你可知道這國土,每一寸都是無數將士用鮮血換來的?你竟然真的割讓城池給蛟龍國了?”
文國公也奏道:“老臣記得當時有人提議用六城換景渝、景沄兩位少將軍,但此事并沒有定論。太后娘娘,別說您臨朝聽制,就算陛下親政,也斷沒有私自下旨讓人七座城的道理!”
“每一道圣旨,都是要經過翰林草擬,內閣嚴審,陛下親自審核,專人頒布,您怎么能私自下旨?”
“私自下旨割讓疆土給敵國,太后娘娘,你想干什么?你和賣國有什么兩樣?”
百官不管是哪一派的,都怒了。
原本以為李先賢不過行使御史的職責,不痛不癢地撓兩下,沒想到上來就是奪命三連問。
私自和親,私自關押親王,私自割讓國土!
你到底有多少私自干的事?
還有什么是太后不敢干的?
前兩問大家已經不滿,第三個問題拋出,大家都暴怒了。
你憑什么割讓七座城池去換梁家兄弟?
憑什么把先帝親封的郡主送出去和親?
憑什么把提出異議的親王關進大獄?
百官直接罷朝,憤怒地摔了手中笏板,喊出:“太后,你不給出說法,這朝堂,不來也罷!”
輔國公對千杰說:“千大人,請你去把太皇太后請來,這個朝堂要變天了,非變不可。”
千杰立即去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又吩咐去請所有親王、王爺、國公爺……
太后氣得要昏過去,可是她不能昏。
朝堂不能哭鼻子,她必須堅定地與這幫逆臣對抗到底。
可是,如今不是她一堂的時候了。
太皇太后原先忌憚梁家軍,也想穩定大陳,讓梁家人幫助把國門守好,所以這些年一直讓著梁梔。
并非她的母族不如梁氏,而是她活這么久了,看得通透——
梁家想要留名?拿去!
想要利益?拿去!
你們想要榮華富貴,那么就要守住大陳。
只要守住大陳,將來蕭千策長大,整個大陳還是蕭家的。
她求的是大局,并不想爭一時的人前高低。
但是,如今太后才臨朝聽制三年,已經到了虐待君主、出賣疆土的地步,那么她必須站出來。
不多久,太皇太后到了勤政殿,徐步搬來一把椅子,她也不違背祖制,叫徐步把椅子放在龍案下首。
她坐在椅子上,威嚴地問道:“太后,李御史問的三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么?”
太后臉色沉肅地說:“母后想干預朝政?”
“是!哀家原本不想過問,但是你危害了大陳,危害了百姓,哀家不得不問!你現在回答哀家,那三個問題,是或不是?”
“是!”太后話一出,全堂官員情緒激動。
太皇太后手往下壓了壓,眾人忍住。
太皇太后說,“去,馬上把靖南王放出來。”
千杰立馬去執行,不久,靖南王回來,他確實沒有穿囚服,但是衣服臟亂,頭發和臉都沒洗。
靖南王簡直氣炸了,給太皇太后行禮后,就開始發飆。
“太后娘娘昏聵無恥!”
“本王要彈劾當朝太后!”
“她出賣大陳,割讓國土,消極抵抗,將我大陳的郡主強塞蠻族謂之和親,滅我志氣,挫我國威……”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