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她說得也對,既然要找的浮云觀仙姑就在眼前,我又何必再浪費幾天時間去往浮云觀呢?畢竟,我兒子都病重了,是吧?”
白瓊玉心想,挺好,越來越入戲了,這都開始學會跟觀眾互動了。
婦人繼續說道:“然后我就把那位仙姑帶到了我家。她有模有樣地給我兒子看病,并給了我三顆藥丸和三張符紙,讓我分三天,把三張符紙燒成灰后放在水里,跟著那藥丸一塊兒服下去。說是三日之后,我兒的病就能好了。”
見周圍的百姓都聽得津津有味,奇玉趁機擦了擦額頭的汗,想著應該不會再出什么幺蛾子了吧?否則事情過后,師父說不定得把自己變成一只蛾子。
“第一天服了藥,我兒的病開始加重。我以為是仙姑的法術顯了神力,作亂的妖祟現出原型,才會讓我兒病情加重,便沒多想,想著第二天吃完藥可能就會好轉了。不料,第二天服完藥,我兒就……”
講到激動之處,婦人突然就停住了。
她覺得此時自己應該要哭出聲來,但她卻做不到。
婦人開始懷念白瓊玉的那張手帕。
她的眼睛此時雖然通紅,但沒有哭腔,明顯是不專業的。
周圍聽戲的百姓開始不淡定了。
“你兒子怎么樣了?”
“是啊,發生了什么事,你倒是說啊!”
“就是,哪有話說到一半就停住了的。”
白瓊玉感受到大家迫不及待的樣子,在心里默默給這位大嬸點了個贊。
大嬸演戲還是很有天賦的,很會調動觀眾的情緒。
此時,戲已經演到了高潮,自己該出力的時候,還是要出點力。
白瓊玉又掏出手帕,假裝給婦人擦眼淚。
婦人一見到手帕,頓時滿心歡喜,想趁此機會把手帕握在手里,說不定待會兒還要用到呢。
不料白瓊玉卻不給她這個機會,只將手帕在她鼻尖和眼前假裝一抹,便又收回袖中:“嬸子,別激動,慢慢說。”
婦人此刻早已淚流滿面,便開始了自己的哭訴:“我兒就,就一命嗚呼了啊!嗚嗚嗚嗚嗚……”
那蔥味和黃芥末味真的太刺激了,婦人涕淚橫流,是真的說不下去了。
白瓊玉覺得自己真是夸早了。剛剛才覺得婦人有天賦,誰知道她又冒出了一個成語。
好在這成語用得無傷大雅,并不影響大家對解決的認識。
觀眾們又開始議論紛紛。
“怎么會這樣啊?”
“這應該跟浮云觀沒關系吧?”
“怎么會沒關系?沒聽這大嬸說嗎?是服用了浮云觀仙姑給的丹藥才沒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