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本線裝書,在書脊上印著幾個字——龍巖居士集。
陳援朝只看一眼,就心中狂跳:“這么巧?剛剛從京城回來,就找到一本徐瑞云的詩集!”
他強作鎮定,把詩集從書架上抽出來。
封面和封底都在,且沒有破損,他仔細翻了翻,也沒有發現有缺頁。
“這本詩集應該就符合徐老爺子的要求!”
想到這里,陳援朝用手拍了兩下:“姚站長,這一本能不能借我看幾天?”
姚站長擺了擺手:“看上哪本,你盡管拿走,跟我還客氣什么?要不是楚老師給我打了高分,我都拿不到二等獎!”
她到現在還以為,陳援朝真的在楚平原面前幫她說話了。
陳援朝聽了,心中一虛:“謝謝姚站長,我就想看這一本!”
姚站長還是那么大方:“我這里古書多得是,你什么時候想看,隨時可以來!”
說著,她還找來一張舊報紙,幫著陳援朝把詩集包好。
“看樣子,我就是不還,她也不在乎!”陳援朝心中暗爽,“本來以為再也找不到一本徐瑞云的詩集,沒想到,得來全不費工夫!”
陳援朝帶著詩集回到卡車上,把它塞進自己的行李里。
這次巡演,持續了二十多天,除了走遍龍山縣所有的公社,還在本縣的幾個大型企業也演了一遍。
一圈兒巡演下來,楊金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全縣的工人、社員都知道,他那句“我這條魚,真是太幸福了”簡直婦孺皆知。
這個年代,還沒有“笑星”這個詞,如果有,那一定非楊金山莫屬。
回到紅星公社后,陳援朝開始“構思”下一個小品。
與其說構思,不如說剽竊。
這一次,陳援朝瞄上了陳佩斯和朱時茂的《主角與配角》。
當然,原作再好,陳援朝還是需要根據當下的環境進行修改,以免出現敏感詞句。
即便是修改后的劇本,陳援朝也拿去讓劉少波把關,然后又帶著劉少波和楊金山去文教局,請楚平原來一次終審。
在楚平原的辦公室里,陳援朝和楊金山對著臺詞進行第一次表演。
效果好極了,劉少波和楚平原都被逗得開懷大笑。
尤其是楊金山,他的表情和肢體配合得恰到好處,讓楚平原大為贊賞:“小楊,這部小品能火,你的功勞最大!”
楊金山倒是很謙虛:“楚老師,你太高看我了。如果不是援朝寫出這么好的劇本,我想演好也不可能!”
楚平原卻說道:“劇本寫得的確很好!但是,這劇本讓別人去演,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然后,他又給陳援朝提建議:“援朝,你可以根據小楊的其他長處或特點,適當給他加加戲!”
他這么一說,楊金山主動提出:“我最擅長翻跟頭,能不能給加一段進去?”
陳援朝一聽:“行啊!你出場就翻跟頭,翻七八個之后,再來一句‘隊長,別開槍,是我’!”
如果是春晚,讓陳佩斯翻跟頭進場,那絕對是最大的敗筆,但是,在這個年代,讓楊金山翻跟頭進場,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在藝術上,陳援朝一點也不嚴謹,他要的只是效果,讓楊金山大紅大紫。這樣,在他考上大學,也能放心地離開龍山這片地方。
原本堪稱完美的劇本,被他們幾個人開玩笑似的就給改了。
回到紅星公社,陳援朝每天上午和楊金山排練小品,下午就騎著自行車出去收購古董,也就是他先前巡演時摸底過的地方。
從七月底到八月底,陳援朝又收了二十多件,九月初,他和楚平原一起進京。
他們先來到楚平原的豆芽胡同,一進5號院的大門,就看到紫涵在幫著母親洗菜。
“援朝哥哥!”紫涵驚喜大呼,然后像個小鹿一樣,蹦蹦跳跳地跑過來。
楚平原站在一旁,用酸溜溜的語氣說道:“怎么,眼里只有你援朝哥哥,沒有我這個親爹嗎?”
紫涵撒著嬌笑道:“爸,你站在援朝哥哥身后,被他擋住了,我沒看到!”
“你的意思是,你太矮?”
“你覺得你有援朝哥哥高嗎?”紫涵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