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伶生前守過云中,她治下的云中城物阜民康、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在她死后,云中百姓自發為她修建神廟塑神像,將她列入仙班。每逢她冥壽和忌日,她的神廟中香火不斷,前去祭拜或供奉的百姓少說也有數千之眾。
霍晚絳改了姓氏,可她絲毫沒忘卻自己是劉伶的女兒。
每年這兩天,她都要帶上貢品隨百姓一起去悼念母親。
曦和三年秋,劉伶冥壽。
在亡母像前,霍晚絳畢恭畢敬地叩首膜拜,虔誠地為亡母上香許愿。
阿母,你放心,女兒現在過得很好,雖然不及您當年中保家衛國之驍勇,可我也在盡我最大的所能為邊關將士百姓付出。
若您在天有靈,請保佑邊關萬民都一直這么順遂下去吧,保佑衛驍早日征服匈奴,讓大晉自此無外族之困。
年少時,她的每個愿景都只關乎她自己,關乎凌央。
可現在,她的心不再狹隘到只剩下那個人了。
霍晚絳和小櫻在城南拜祭完劉伶,回到太守府時已至黃昏日暮,金光遍撒,整個太守府上方都罩著絢爛的火燒云。
而衛驍的無數謀士、幕僚及部將,皆滿臉凝重地相繼走出太守府,見到霍晚絳和小櫻時,他們不忘向她施禮問安。
霍晚絳心中咯噔一下。
許久沒在太守府見到這樣沉重的大場面,上次軍師謀士百將聚集,還是兩年前對付匈奴人一場大規模的進攻。
那時衛驍召集了手下所有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滴水未進,在太守府圍著沙盤商議對策。
他出征前,只丟下一句“云中郡內大小事務無論輕重緩急盡數過問夫人”,便帶著一群猛將和無數男郎走向了北方,只留下霍晚絳和一群女眷、老弱病殘守在云中。
那次嚇得霍晚絳丟了半條命,她以為大晉要敗了,甚至做好了衛驍會馬革裹尸的準備,硬著頭皮替他撐起了云中城。
好在衛驍以少勝多,打退了來勢洶洶的匈奴人不談,繳獲了無數寶馬良駒、金山銀山、匈奴奴隸,更是直接率兵追擊到狼山,將代表大晉的火鳳旗插在了匈奴某任鼎鼎有名老單于的墳頭。
他說過,秋冬兩季是匈奴人南下擾晉的高發時期,草原上水草不足以喂養牲畜,胡天的雪比大晉的還要冷,所以這兩季是邊關最辛苦的時候,無時無刻都要提防。
若只是幾十數百個匈奴人小打小鬧的劫掠便罷了,今日這陣仗,莫非——
霍晚絳心急如焚,提起裙子就大步跑進了衛驍書房。
衛驍似是很疲憊,大馬金刀敞開腿坐在坐榻上,他的頭微微后仰,躲開了西窗日光,此刻正在閉目養神。
聽到書房內的動靜,他徐徐扭頭,睜眼,見是霍晚絳,他隨即起身,笑道:“回來了?你去了一整日,孩子們想你了,一起用晚膳吧。”
他越是故作輕松無畏,霍晚絳就越是擔憂。
她咬住下唇,問出那個最害怕的問題:“將軍,可是匈奴人又來犯我邊境?”
衛驍停駐腳步,面上露出抹怔色,他揉了揉額角,問她:“你怎會這么想?距離上次的大戰才短短兩年,他們休養生息不會有那么快的。”
倒是霍晚絳愣住了,她手足無措,站到了沙盤前:“您不是說,一進秋天,邊境就要提高警惕了么?方才我見云中幾乎所有的守將都來府上了,我害怕……”
原來她誤會了。
衛驍沖著門外的小櫻揮了揮手,小櫻懂事地退下,還不忘替他二人關好房門。
“就算匈奴人來我也不怕。”衛驍站到霍晚絳身側,與她一齊垂眼俯視沙盤,“阿絳,你上回就做得很好,云中城沒有出半點亂子,你乃女中豪杰也。若再有下回,我可放心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