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到這里,他卻是話鋒一轉,道:“但是,就算是大將軍你,也解不掉如今乾國的困局吧?”
大將軍沉默。
事實上,誰都知道如今乾國的困境。
國內,爆發內戰。
一方面,朝廷軍隊正在與藩王平南王交戰,戰況膠著,雙方都損失慘重。
一方面,其他三大藩王在旁邊虎視眈眈,隨時可能下場,趁火打劫。
十分危險。
如果這個時候,越國攻打過來,后果,絕對是毀滅性的。
“而且,據我所知,乾國陛下雄心壯志,打算戰勝大黃河,建造橫跨兩地的大黃河巨橋。
“此舉,驚世駭俗,卻是逆天而行,花費極為巨大。再加上,內戰激烈,此時國庫怕是已經入不敷出,捉襟見肘。”
乾帝臉色不好。
其他大臣,也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國庫銀兩的事情,他們已經在金鑾殿之上,想過諸多辦法,卻沒有好的。
繼續下去,國庫就要虧空殆盡,財政崩潰,國家的運轉都將難以為繼。
見大乾君臣沉默,宇策非常滿意,氣氛都在周博把握之中,他這個親自傳授的弟子,已然有了君王般的氣度和掌控全局的能力。
只要在周博把握之中,那么其他人都只能跟著他的節奏走。
周博補充道:“所以,為了兩國的友誼,我為乾國陛下,提供一個解決之策。只要你們把沖州十二城還給我們越國,我們越國愿意出一百二十萬兩白銀,進行購買。并且,保證,越國絕對不會侵犯大乾,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永結同心。”
此話一出,大乾群臣眾說紛紜了。
很顯然,很多人心動了。
包括乾帝在內,都心動了。
因為這個時候,大乾的確太需要銀子了。
盡管一百二十萬兩白銀,只是杯水車薪,但是對于如今的大乾消耗之巨,卻是極為需要的。
能夠堅持一陣子。
若是在這一陣子能夠打敗平南王,或是等到秋收,收上新的稅銀,就可以緩解當前的危機,重整旗鼓,扭轉乾坤。
“越國諸位使者,這件事情茲事體大,朕需要與大臣商議一二。”乾帝說道。
“我們越國誠意滿滿,絕無半點虛。還望乾國陛下和諸位大臣慎重考慮,莫要錯失良機。”
周博說完,一拱手,帶著所有越國人出去了。
在外等待。
外面,陽光燦爛。
“太子殿下,你說乾國他們會同意嗎?”一個中年男人說道。
“他們敢不答應嗎?如今,乾國是什么情況,我們再清楚不過了。乾帝的確是少有的英明皇帝,可惜的是,乾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積重難返。就算是他怎么勵精圖治,也不過是杯水車薪,難以力挽狂瀾。”
周博勝券在握。
“沒錯,他們沒有選擇的資格,只有同意。這對于我們收回沖州十二城,是大好的機會。”
宇策撫須,微笑道:“若是能夠區區一百二十萬白銀拿下沖州十二城,對于我們越國來說,那就是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沒錯。沖州十二城富裕,一旦納入我們越國,國力必將蒸蒸日上,假以時日,必將超越白龍國,成為天下第一國。而越國此消彼長,只會越來越衰弱,被我們吞并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罷了。”
周博信心滿滿,仿佛已經看見乾國他們低頭,不得不賣出沖州十二城自保。
金鑾殿上。
乾帝問道:“對于越國太子提出的交易,諸位有什么看法?”
寂靜片刻后。
一個大臣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覺得這個交易可行。一來,可以得到一百二十萬兩白銀,解了國庫燃眉之急。二來,可以緩解越國大軍壓境的危機,避免兩國之間爆發激烈的戰爭,為我們爭取到寶貴的喘息之機。”
又一個大臣站出來,附和道:“臣也贊同,當務之急是解決平南王叛亂,必須穩住越國。若是越國這個時候發兵,那就是天塌地陷,整個國家都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實在是難以承受這樣的后果啊,陛下。”
“臣也……”
看來,滿朝文武很多人支持贊同。
但是,也有人反對,國師滿臉憤慨:“絕不可能割地給越國沖州十二城,看似是購買,實際上是強逼我們乾國讓出沖州十二城。那里,可是住著我們大乾的子民,等于是把他們賣了,到了那時,大乾還有誰肯忠誠效命,奉獻生命,為國捐軀?這將是對國家尊嚴和民眾信任的巨大打擊!”
不得不說,國師一針見血。
是啊!
若是把這些子民賣了,那以后還有誰肯為國家舍生忘死?
士氣低落,忠心不再,一切為國為民的誓都將成為笑話。
然而,這個時候,先前站出來支持的大臣卻是反駁道:“我也知道這種做法的后果,但是,國師,這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如果可以選擇,我也不想出賣國土子民,還不是沒有辦法。
若是不做這個選擇,那么,等待我們的就是國破家亡,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那將是更加慘痛的結局啊!”
“出賣子民,出讓國土,喪權辱國,與國破家亡有什么區別。”國師怒喝道。
“當然有區別,前者是暫時穩住越國。等我們渡過難關,以后,可以找機會重新收回沖州十二城。”
一個大臣試圖說服眾人:“如今局勢危急,我們需以退為進,先保國家不亡,方有來日東山再起之機。”
國師一派的人罵道:“說的容易!掉入狼嘴的肥肉,豈是這么容易奪回來的?那越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豈會輕易讓我們有機會奪回?他們定會嚴加防范,加固城防,到那時,我們想要收復失地,無異于癡人說夢!”
“那也比亡國強吧?”
“不比亡國強上多少。國之尊嚴不可喪,民之信念不可摧。若今日割地求和,他日即便想要收復,也會困難重重,民心士氣皆失,談何容易?”
“國師,你們是誤國!我們求和,也是為了大乾與大乾無數子民。你以為我們想忍屈受辱嗎?我們也是權衡利弊,無奈之舉啊。若不如此,當下就可能面臨亡國之危,萬千子民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戰火紛飛,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這是我們都不愿看到的慘狀。”
兩派在金碧輝煌的金鑾殿上爭吵起來,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多數人是支持讓出沖州十二城,穩住越國的。
國師他們這些強勢的鷹派,只是少數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