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飛站在一座巨大的熔爐前,眉頭緊鎖,手中握著一卷圖紙,目光在圖紙與熔爐之間來回游移。
四公主則站在一旁,手中拿著一塊剛剛冷卻的炮管金屬樣品,仔細端詳著,眼中滿是思索之色。
“炮膛的材質還是不夠堅韌,”宋晨飛沉聲說道,“按照目前的工藝,炮管在發射三次后就會因為內部壓力過大而炸裂,這根本無法用于實戰。”
四公主點了點頭,輕聲道:“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更耐高溫、更抗壓的材料,或者改進鍛造工藝,讓炮管能夠承受更多的發射次數。”
宋晨飛走到一旁的材料架前,拿起一塊黑色的鐵錠,仔細端詳著:“普通的生鐵雖然易于鍛造,但韌性不足,無法承受火炮發射時的高溫與壓力。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加入一些其他金屬,比如銅或錫,來增強其韌性。”
四公主聞,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我記得古籍中曾提到過一種‘青銅合金’,據說其韌性極佳,或許我們可以試試。”
兩人立刻動手,將銅與錫按比例加入熔爐中,經過多次試驗,終于煉制出一種新的合金。
然而,當他們將這種合金制成炮管并進行測試時,發現雖然韌性有所提升,但在高溫下依舊容易變形,無法滿足需求。
“或許問題出在鍛造工藝上,”宋晨飛沉思道,“傳統的鍛造方式無法讓金屬內部結構均勻分布,導致炮管在受力時容易產生裂痕。”
四公主點頭贊同:“我們可以嘗試采用‘分層鍛造’的方法,將金屬一層層疊加,再進行反復錘打,或許能夠增強其內部結構的穩定性。”
兩人立刻開始嘗試,將金屬分成薄片,一層層疊加,再經過反復錘打與淬火。
然而,這一過程極為耗時耗力,且對工匠的技術要求極高。
經過數日的努力,他們終于制成了一根新的炮管。
然而,測試結果依舊令人失望。
雖然炮管的內部結構更加均勻,但在發射兩次后,依舊出現了裂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或許問題出在冷卻方式上,”宋晨飛皺眉道,“傳統的淬火方式雖然能夠快速冷卻金屬,但也容易導致內部應力不均,從而產生裂痕。”
四公主思索片刻,提議道:“我們可以嘗試采用‘緩慢冷卻’的方式,讓金屬在自然環境中逐漸冷卻,或許能夠減少內部應力。”
兩人再次動手,將鍛造好的炮管放入特制的冷卻爐中,控制溫度使其緩慢冷卻。
經過一整夜的等待,他們終于得到了新的炮管。
清晨的陽光灑在工坊內,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金屬與火藥混合的氣息。
“你的這個方法明顯更加高明,我感覺這次應該能行。”四公主說道,她輕輕撫摸著炮管光滑的表面。
“那我們測試一下吧。”宋晨飛點頭,神情中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
測試過程開始了。
宋晨飛親自操作,將炮管固定在發射架上,隨后小心翼翼地裝填炮彈。
四公主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整個過程。
砰!
第一次發射,炮管穩穩地承受住了沖擊,炮膛內的應力分布似乎比之前更加均勻。
宋晨飛的眉頭微微舒展,心中升起一絲希望。
他迅速走到炮管旁,用手觸摸炮管表面,感受它的溫度變化,隨后用工具測量了炮膛的變形情況。
“第一次發射,炮管狀態良好,內部應力分布均勻,沒有明顯變形。”宋晨飛記錄下數據,語氣中帶著一絲欣慰。
四公主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看來我們的改進方向是對的。”
砰!
第二次發射,炮管依舊表現穩定。炮彈精準地命中目標,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
宋晨飛再次檢查炮管,確認一切正常。
砰!!
第三次發射,炮管的溫度開始升高,表面微微發燙,但依舊沒有出現異常。
宋晨飛仔細觀察炮膛內部,發現應力分布依舊均勻,沒有出現局部集中的現象。
“第三次發射,炮管狀態穩定,但溫度有所上升,需要稍作冷卻。”宋晨飛說道,隨后用濕布輕輕擦拭炮管表面,幫助降溫。
第四次發射,炮管依舊承受住了沖擊,但宋晨飛注意到炮膛內部出現了一絲細微的裂紋。他皺了皺眉,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第四次發射,炮膛內部出現輕微裂紋,但整體結構依舊穩定。”他記錄下情況,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
第五次發射,炮管的溫度進一步升高,裂紋也有所擴大。宋晨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依舊堅持繼續測試。
“第五次發射,炮管狀態開始惡化,裂紋擴大,但尚未達到臨界點。”他低聲說道,臉色有些變化。
第六次發射的炮聲響起時,炮管突然發出一聲刺耳的爆裂聲,瞬間炸裂成數塊碎片,散落在地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