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劉仁瞻確實觀察十分細微。
“劉公明察秋毫,本將佩服。”陳旭實話實話。
陳旭在其中貢獻最大的大概就是精確到公式的“杠杠原理”。世人都知道阿基米德的名“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卻不知道早在阿基米德兩百年前的古老東方,中國的《墨子》一書中就專門記載了杠桿原理。但古代的理論記載比起現代,可能沒那么系統完善,況且一般的工匠睡會看比較晦澀的諸子學說,到頭來還是陳旭功勞最大,哈哈。(備注,請諸位不要細究該處)
“事后諸葛亮,不值一提爾。”劉仁瞻略微自嘲道,“老夫并未責怪陳大帥,亂世天下,各為其主罷了,誰都沒有錯!”
“只是老夫世受皇恩,今日失城,我為守將,首罪在我,我應該以死謝罪!”陡然間,劉仁瞻竟從鞘中抽出佩刀,就要自刎!
“主將尋死,左右親兵還不上前阻止!”陳旭大聲喝道,他與劉仁瞻還有離一段不算近的距離。
幸得左右親兵侍候劉仁瞻左右,離得不遠,一左一右兩面架住了他的胳膊,這才阻止了其自刎。
“劉公何苦自尋短見?”陳旭道。
“不管如何,我為唐將,蒙受皇恩,是絕不會投降的,破城之罪在我,我無顏再見皇帝和大唐百姓,既然如此,只能以死謝罪!”劉仁瞻毅然決然道。
陳旭怎么可能會讓他死,且不說兩人之間并未有冤仇,再者生俘南唐名將比拿下死了的強。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陳旭不愿意看這名頗有氣節的大將死在自己面前,也許是為了心中的一點英雄情節罷,自小對歷史上比如岳飛、文天祥、于謙、戚繼光、鄭成功一般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十分崇拜。
這最后一點可能比前面兩個原因更重要。
華夏數千年來文明從不斷流,不就是是千千萬萬有骨氣有氣節的人,挽大廈于將傾,救民族于水火,前赴后繼,救亡圖存,方得今日!
劉仁瞻身上就有這種氣節,身為其敵人的陳旭也很欽佩!
“本將不這么認為,我承認劉公說的‘各為其主,誰都沒有錯’,但我大魏并非異族侵略,我朝尋求的是天下大統。遍數中原我大魏最強,古時秦滅六國,統一天下,而如今大魏國力諸國最強,自然肩負此大任,結束紛亂的數十年亂世,此乃大義!當此大世,身為武將,劉公難道不想參與?”
“陳大帥說的在理,只是老夫有自己的信念。”劉仁瞻搖了搖頭,堅持道。
陳旭莫名有些煩躁,覺得劉仁瞻有些迂腐,這又不是效力異族,不過又細細想來,這種堅守,不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么?
陳旭也不好再說什么了,只好命人將他押下去,讓他慢慢想罷,也急不了這一時。
喜歡帝國的黎明請大家收藏:帝國的黎明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