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娘似乎不太喜歡太過新鮮亮麗的衣裳,身上的衣服色彩都比較素,但依舊不減高挑曼妙風姿,紅潤的嘴唇,兩道劍眉,英氣的臉龐,直教人贊嘆,好一個風姿綽約的巾幗女豪!
等京娘進門后,面前的陳旭已經正襟危坐了,只有頭發稍稍濕潤,還未風干。他手一擺,朝向一個座位,示意京娘坐下說話。
“京娘,這次找我所為何事?”待京娘坐定后,陳旭不禁問道。
“阿郎已經知道蜀軍援兵已經到青泥嶺的消息了吧。”
京娘是陳旭府上之人,并不是他的部將,因為對他的稱呼是阿郎(老爺)。
陳旭點點頭,繼續聽京娘把話說完。
“料想阿郎心里一定想要擊潰這路蜀軍的,我這里有一個消息可能對你用兵有用處。”京娘道,“早些年,我曾去過蜀國,走過青泥嶺,青泥嶺上有一處名叫青泥嶺庵的小庵,我與庵中住持有過交情,得知有一條小道能繞過青泥嶺,直達嶺背。”
世上本沒有路,只是人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話講的很有道理,但有時候是對是錯需要放在情景下分析的。
“這條路是否安全,能不能通過大軍?”陳旭問道,不是他啰嗦,只是謹慎。他每一個決定都決定底下將士們的生死,他雖然殺過不少人,但并不漠視生命。
青泥嶺是多年來一代代人探索的一條道路,雖然不好走,雨天道路泥濘不堪,但最起碼它的各種風險都被探得明明白白。如果重新走一條小道,且不說它能不能通過大軍,要知道行軍途中也有風險的,也會有人員損失的,比如說兩萬五千里,翻雪山過草地,犧牲了很多人,正是因為艱難,所以這種精神才被代代傳頌。
“這條白水路是一些商販之流走出來的,大約七八十里,中間有幾處比較狹窄,只能過一個人,其他地方沒有太大的問題,能夠迂回至青泥嶺背后。”京娘解釋道,她此前已經將這條路告訴過斥候,他們曾通過這條路查探蜀軍動向,并順利返回。
“趙姑娘有建之功!”陳旭摸了摸下巴,轉而一臉欣賞的看著她。
接著問了問她關于這條道路的一些細節、狀況,又不吝贊賞表揚一番。
魏軍已經對蜀國控制的秦鳳兩州形成了包圍之勢,只是蜀國方面死死地堅守城池,魏軍發動了數次攻城沖擊,暫時也沒有拿下。
蜀國守城將士現在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大概是來自腹地的援兵。
為此,他們苦苦等待!
若是陳旭能夠一舉擊破蜀國援軍,對于鳳州等地還在頑強固守的蜀國將士都是一次巨大沉重的打擊,甚至瓦解他們的斗志,也不是不可能!
等到京娘離去,陳旭令親兵傳令諸將于中軍行轅,共議下一步軍事部署。
而另一方。
青泥嶺上的蜀軍還不知道有人已經盯上了他們,將要大禍臨頭!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