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軍需輜重、馱馬民夫,一切都準備妥當后,陳旭率軍出散關。
旌旗獵獵,軍容嚴整,六千人馬開向陳倉道,軍隊后方是大批民夫、馱馬組成的載著糧食輜重的運輸隊伍。
浩浩蕩蕩,驚起不遠處枝頭駐足休憩的鳥兒,“撲哧”一聲,展翅遠離這個地方。
三月的早晨,空氣還帶著春寒料峭的寒意,峽谷中,還能聽聞到從遠處傳來的猿聲、鳥啼聲,給空曠的山谷帶來幾分生機。
枝頭的枯枝煥發出嫩綠枝芽,青翠欲滴。
前日下了場雨,幸好確定好的大軍出兵之日,云收雨歇,天空放晴,只是道路還是稍顯泥濘。
“嗬……”不知是誰,發出聲音,悠揚回蕩。
不時出動探馬斥候,打探前方消息,折返稟報。
嘉陵江水道流向與蜀道路線大致相合。
陳倉道一側,緊鄰嘉陵江,湍湍流水,不時遇到石頭,碰撞出水花。
身為主將的陳旭,位置處于中軍。
開在最前面的軍隊是第一軍第一指揮、第二指揮,接下來將由他們解決前方蜀軍是個軍寨據點,為他們繼續行軍掃除障礙。
陳倉道兩邊高山聳峙,山勢蜿蜒,一眼無法望至盡頭,道路不算寬闊,大約能夠并行兩輛車架,將包括后勤民夫在內的大部隊拉長到三四里遠,猶如一條鐵甲長龍。
道路本就仄窄,再加上左右山峽,顯得空間有幾分壓抑,幸好天氣甚好,暖暖陽光灑下光輝,剛出散關的大伙士氣比較高,心情也不錯。
由于隊伍拉的很長,又有后方輜重顧忌,行軍沒那么快,大約酉時(大約下午五點到下午七點之間),太陽還沒下山,山谷內就光線很暗了。
酉時左右,大軍安營扎寨,大伙就地取材,于河邊取水,開始生火做飯。
據探馬的消息,前方再走一段距離,就是蜀國軍寨了。
按照行軍速度,在明日上午時刻,雙方將要碰上,開始第一次交鋒。
夜里,陳旭吩咐執勤士卒嚴格警戒,預防敵軍夜襲營地。雖然對方據點兵力不夠,不太可能主動襲擊,但為保萬全,多加小心也是應該的。
一夜無事。
翌日一早,果然雙方就遭遇上了。
一頓哐當兵戈相接之聲響起,兩軍一團亂斗,騎馬軍士頻繁往返,稟報軍情狀況。除正在戰斗的第一軍第一指揮、第二指揮,后方主力已經停止行進。
山谷中原先的幽靜,被廝殺聲吶喊聲沖散,戰斗僅僅進行了三日,前軍如秋風掃落葉般,席卷蜀國部署在蜀道上的十個軍寨一個個拔掉。
蜀國軍寨足有十個,只是兵力薄弱,又遇上野戰強悍的魏軍,戰事結束的很快。
但不管怎么樣,大伙打的勝仗,起了個好頭,陳旭麾下各將士心情十分暢快,士氣高漲。
待到負責指揮的將領回到中軍大帳時,大伙也樂得聽幾人吹噓吹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