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冊子上的文字,竟然真的是漢字!
不過并不是近代的簡體字,而是篆書!
而且還是大篆!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小篆盛行于秦朝之大漢末年,而大篆流行的時間就更加久遠了,乃是秦朝之前盛行的文字。
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所流行的一種文字之一。
華夏考古史上,雖然也找到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紋路記案,但大多語焉不詳。
所以嗜人對那段時期的了解,僅限于那是一個戰亂時期,但到底是什么一個情況,卻沒有任何人知曉。
而且那個時代出現了許多著名人物,比如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比如法家學派的創始人荀子,再比如著名的政治家商鞅。
這些名人雖然只活在各種傳記當中,可對整個華夏文明的影響,卻是延續了幾千年,直至現代都不曾斷絕。
那樣一個輝煌的時代,那么多才華橫溢、能力出眾,璀璨如同星辰一般的天縱之子,卻全部都積累在了一起,這真的尋常嗎?
仔細想一想,確實非同尋常!
而且更重要的是,之后的秦國統一六國,那些赫赫有名的名人到底是怎么樣的結局,大多都是語焉不詳。
他們真的死了嗎?
他們真的淹沒在時光長河當中了嗎?
林一凡不知道,但是他上學時期最喜歡的就是歷史,所以對于這些事情都曾有過猜想。
如今在這另一個世界,他竟然看到了大篆書,這是巧合嗎?
林一凡不知道!
但是他隱約感覺,一切并非是巧合。
華夏是整個地星上,唯一一個延續了幾千年都未曾斷絕文明的國度,可即便如此,可那些留下來的記載當中,依舊出現不少斷層。
這些斷層也許只有幾年,也許只有十幾二十年,最多也只有幾十年上百年,這些時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毫不起眼。
而歷史能夠記載下來的東西,總歸是有限的,對于這些空白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林一凡第1次開始有此一問。
難道說,那些人也和他們一樣,被丟到這求生之界來了?
而在內心當中,他無比希望高級域的那些人族,真的是他猜想中的那些。
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是族人,才是來自于地星的老鄉。
但是現在,僅憑一本記錄功法的冊子,能夠探索的信息實在太少了。
林一凡也只能將思慮藏于心中,收回到處飄散的思緒,將注意力放置在書寫的內容里。
這確實是一本功法。
一本名叫長春功的功法,這本功法和他之前得到的道具不一樣,這本工坊上面沒有任何信息說明跳出來。
林一凡之前研究過,大多數能夠跳出信息說明的,便是這個世界的產物。
那些無法跳出信息說明的,基本都來源于人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