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那不是令狐姑娘?”茉香順著視線看去,遠遠地就看見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許齡卿順著視線看去,眉心一皺。
跟令狐姑娘站在一塊的還有軒轅澈!
令狐姑娘似是崴了腳,被軒轅澈攙扶,她身著淺緋色長裙襯在皚皚白雪中宛若一朵綻放的玫瑰花,無比艷麗,一張小臉又白又嫩,兩腮微紅,也不知是被凍的還是害羞。
“狐媚子!”茉香撇撇嘴。
許齡卿的手緊緊攥著。
心口起伏。
不知過了多久她看夠了,摔下簾子:“走!”
這三兄弟都是靠不住的。
想起自己多年的精心算計被宋玥毀于一旦,許齡卿心中的怒火一簇簇往上翻涌,恨不得將人碎尸萬段。
許齡卿在心里暗暗發誓,自今日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得不到的,你宋玥也休想得到!
皇后之位只能屬于她。
又過了幾日,大雪依舊不見停,越來越多的災民涌入京都城,空曠的場地上已經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棚子。
奈何人數太多,還是有不少人無家可歸。
“王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妾身有個提議。”許齡卿拉住了趙知晏的衣袖:“皇宮占地面積寬廣,空屋至少有萬間,若能敞開宮門,將這些百姓接納,必定會減少損失。”
“胡鬧!”趙知晏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宮里怎么能接納災民,豈不是亂套?”
許齡卿又道:“王爺若是做出萬民表率,定會得民心,一戰成名,妾身算過了,將前院空出來,足以接納二百人。”
在許齡卿的勸說下,趙知晏眉頭漸松。
“這是老天爺都在幫王爺俘獲人心呢。”
趙知晏眸子漸漸暗沉:“上輩子這場大雪死了多少人?”
“莫約三萬,大雪之后又遇到了疫病,死傷無數,那些官員攜帶家眷跑了許多,京都城宛若人間地獄,直到幾年后,王爺帶兵重返京都城,耗費了五年,才將京都城恢復了原樣。”
“太子妃呢?”
“死了。”
趙知晏聞心頭一顫,眉心擰緊。
許齡卿拉著趙知晏的手:“妾身已經為王爺準備好了足夠的米糧,炭火,衣物還有銀票,只要王爺能上位,妾身愿意傾其所有。”
這段時間她想明白了,與其靠別人,不如盡心盡力扶持趙知晏上位,畢竟上輩子他可是將自己的牌位送上皇后寶座的人。
有了許齡卿的支持,趙知晏率先打開了八王府大門,將兩百個百姓引入府上。
與此同時趙知晏上奏朝廷。
“京都城百年一遇的暴雪天氣,壓垮了百姓的住處,造成許多人惶恐流離失所,朝廷不能視而不見,本王提議,將宮門打開,引入婦孺和年幼的孩子入宮避難。”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紛紛看向了趙知晏。
眼神中有些微妙情緒。
“這不妥,不妥,宮門一旦敞開,后果無法預料。”
“天災人禍誰也避免不了,總不能看著百姓流離失所,餓死街頭,咱們卻躲在殿內視而不見,置之不理!”趙知晏凝著臉道。
“八王爺可曾想過皇宮一旦失守,意味著什么,暴亂!一定是暴亂!”有大臣氣得跳腳,并指責趙知晏自私,為了名聲不顧及皇宮安全。
趙知晏蹙眉,視線落在了太子身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何不對?太子覺得呢?”
語氣中滿滿都是壓迫感襲來。
太子嘴角輕輕勾起:“北楚百姓都是子民,不可厚此薄彼,倘若日后還有其他天災,人人都往京都城跑,是不是皇宮隨時都要敞開接納?”
“你是不同意?”趙知晏挑眉,滿臉不悅:“你怎么能這么自私!生來天潢貴胄,是要你愛戴子民,不是要你貪圖享樂。”
太子深吸口氣看向了文武百官:“諸位覺得八王爺的話可有道理?”
文武百官個個不做聲。
太子道:“八王爺以身作則,孤也不好退縮,就將廣嘉王府空出來,接納百姓,另,按照官位大小,每家都要接納相應的百姓。”
話落,文武百官沸騰了。
“殿下,不可啊!”
“閉嘴!”太子怒喝:“你們身為父母官,難道不該替百姓考慮,從今日起,孤會派人去府上對名冊,少一個人都不行!至于皇宮,八王爺若是能承擔起后果,對得起趙家的列祖列宗,孤沒意見。”
趙知晏臉上露出一抹淡笑:“本王……”
“只是孤有在先,百姓入城之日,八王爺不孝子孫的罪名算是落實了,為了維護皇家顏面,孤會親手處決了八王爺以及八王爺的子孫后代,如此,方能安穩讓百姓入宮避難,就看八王爺能不能舍己為人了。”
說罷后太子揚長而去。
趙知晏臉上的笑容消失,看著太子遠去的背影陷入沉思。
“八王爺,你究竟安了什么心?”
“八王爺此舉倒是討好了百姓,卻將咱們這群人放在火堆上炙烤,誰要是不敞開大門,就是見死不救。”
文武百官難得齊心。
誰愿意將家門口敞開接納災民?
顯然這個意見是意料之外。
回到八王府
趙知晏看著滿院子的百姓亂糟糟的,地上的瓜果碎屑不堪入目,還有孩童哇哇大哭,婦人貪婪地摸著地上的玉石雕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