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不少人都認為唐高宗平庸怯弱,就連當守成之君,都當得有些失敗。
畢竟,武則天這位嚇壞了時代的女皇,就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
因此,大家也認為,武則天和李治之間更多是前者對后者的利用,兩個人之間沒有多少真感情。
其實,武則天和李治,算是少有的帝后真愛。
李治對武則天,算是傾其所有。
要不是真愛,李治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把武則天從感業寺接回宮中。
武則天名分上是李世民的小妾,即使唐朝再怎么不在乎禮教,這也算是石破天驚了。
要不是為了武則天,李治也許不會那么激烈地推進廢王立武“后位易主”事件。
要幫武則天推上后位,李治放棄的是前朝老臣的支持,王皇后這位原配以及蕭淑妃和她的三個兒女。
為了武則天,李治真的做到前程往事盡可拋。
當然也可以說,李治扶持武則天,是為了從關隴貴族手中奪回大權,但李治可以選擇扶持其他人,這個人不一定非武則天不可。
等到武則天回宮后,李治所有的子女,都是武則天所出。
李治去世后,還給武則天留下一道遺詔——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這對武則天來說,意義非凡。
因為這樣安排,意味著整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決策者還是武則天。
這可能是因為唐高宗對三子李顯的能力實在頭疼,反而老婆的能力讓他心。
這為武則天作為太后臨朝稱制,提供了合法的權力來源。
在正式稱帝之前,武則天有六年的時間,是以太后的身份掌控朝政,并完成稱帝前的鋪墊工作。
那么,武則天對李治是否有感情呢?
肯定有。
唐高宗去世后,武則天親自撰寫大約八千字的述圣記碑,此舉打破了帝陵前面不豎碑碣的傳統。
武則天稱帝后,最痛恨別人勸她把皇位還給李家。
但要是從高宗角度切入,表示一旦帝位易姓,唐高宗日后祭祀必將中斷,武則天的態度就很矛盾,防御性也會降低。
古人事死如事生,如果中斷唐高宗祭祀,非女皇所愿。
人生走到終點時,武則天對后事安排,是和唐高宗合葬。
唐高宗再一次庇護了武則天。
這意味著,武則天永遠不可能被李唐皇室清算。
即使有仇,也是你必須供奉的老祖宗。
其實,當李治給武則天那么多信任和權力時,他考慮過會可能有后權壓過皇權的情況。但李治對武則天信任大于防范。
一來武則天娘家人都被她親自收拾完了,外戚之憂,明面上已解決。
二來帝位是傳給武則天子女,她的地位得到了保障。
但李治從來沒有想過,武則天突破了世人的想象力,成為我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
這不妨礙這兩個人之間有過真愛。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