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同方卻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幾經調查,他所行所為,完全是按著賈平安新政要求在做事。
不僅如此,他從不接觸地方豪紳,甚至連基本的宴請都不會參加,將自己的身份擺的極正。
這就不得不說,聰明人就是聰明人。
或許比讀書,郭同方遠不如佟夫子。
但說到做人,那就要反過來了。
就是因為郭同方自己也做小人,在昌都的時候,為了更好的活下去,不得不說一些違心的話,做一些違心的事情,也見慣了太多這樣的人。
那但凡是同類人,想要借此來接近他,他的警覺性就會更高,輕易不會上當。
倒是佟夫子這樣的人,無權無勢的時候,愿意為百姓發聲,愿意去求一個公平公正。
可真當手里了一些的權力,面對糖衣炮彈的時候,反而沒有了自制之力。
最終,賈平安幾乎是含著眼淚在重處佟維興的事情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蓋上了自己的印鑒。
佟維興被沈方醒帶人所抓,隨后對于調查的一切結果供認不諱。
人雖然認了罪,但并不認為有罪。
聽沈方醒后來匯報說,佟維興被押上刑場的時候,還在為豪紳說話,還在公然的批評賈平安的不對呢。
說什么,百姓就應該由地方豪紳來管理,才會更加的聽話。
百姓是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然的話,早晚當權者要受到反噬等等。
這樣說,并非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百姓突然間得到了思想上的改造與解放之后,的確出現了一些積進之人。但凡在他們看來認為不對的,就敢公開表示反對。
不僅敢質疑當地官員的所為,甚至還有人都開始質疑起了賈平安的不是。
看似是左的有些過頭了,可實際上,這又是正常的表現。被壓制了這么多年,猛然一爆發,那是什么情況,或是說什么人都有可能會出現的。
對這些積極分子,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等到時間一長,對方就會回過神來,就會恢復正常。
跟著,就可以為之所用,甚至還會成為表現優異的人。
從來沒有什么改革會讓所有人都滿意。
改革會出現陣痛,這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
但佟夫子看不懂了,加上豪紳有意的迎合和引導,讓他徹底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上。
佟維興于刑場上被賜毒酒而死,算是死時給他一個體面。
同時一起死的還有不少的地方豪紳,他們的感覺就沒有人去考慮了,通通處于斬刑,尸首兩處。
佟維興的死,給不少的人敲響了一記警鐘。
連這般的人物因為犯錯,說殺都給殺了,你又算得了什么?
自然,也有人因此在背面說賈平安行事太過苛刻,不講人情。
是呀,華夏一直以來就是人情社會,有句話叫做,法不外乎人情。
但賈平安如果想要改變,想要讓社會進步,想要讓百姓的生活得到徹底的改變,有些事情,就要公事公辦。
佟維興之死,各城官員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賈平安也無法一眼看透。
但他知道的是,自己并沒有做錯。
今天他可以原諒佟夫子,那明天出來一個王夫子李夫子,同樣犯了錯,他罰是不罰?
都不罰,那還屁的改革,談什么改變?
那不如自己造一艘大船,尋一個無人小島,浪跡一生好了。
可不管怎么說吧,這件事情的發生,多少改變了秦王府官員們的一些態度,在做起事情的時候,他們都規矩了很多。
至少,表面上如此。
算了,也不指著他們可以馬上理解自己,等以后看到了改變后的效果,他們就會知道應該怎么做了。
相比于官員,相比于這些文化人的不理解,反倒是底層的百姓很擁護賈平安。
秦王的到來,讓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工作賺錢的機會。
逢年過節都可以吃上肉了。
肚子可以填飽,就是百姓最大的理想。
百姓們得了好處,自然會支持賈平安。這從很多百姓將兒子送到軍營中這一點就能夠看得出來。
尤其是那些個奴籍。
在得知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良民,還可以分到屬于自己的田地之后,上起工來,一個比一個玩命。
沒有人天生喜歡當奴隸。
他們是沒有本事,沒有手藝、沒有靠山,為了一口吃的,能活下去,才迫不得已罷了。
現在,他們看到了通過雙手可以過上好日子的機會,當然不想放過。
就賈平安所知,這幾個月,光是通過努力表現脫離了奴籍的百姓就有一千多人。
有了這個榜樣,其它人更加的努力了。
就像是用物資換來的那些人口,但凡是分到他們手中的工作,除了極少數人之外,九成以上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努力想要成為一名良籍百姓。
成果還是有的,這就是賈平安欣慰的地方。
也是他最大的底氣所在。
只要百姓不反,憑著個別的、別有用心的官員和豪紳,是翻不起什么浪花的。
當然,真正讓賈平安敢于面對一切困難的,還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