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月同志,這位是計算機研究所的所長,丁永康同志。”
“丁所長對于你昨天提出的想法非常贊同,科學無國界,技術無專屬嘛,不是誰先研究出國產電子計算機,這項專利就將永遠屬于他。”
“其他人連碰都不能碰,這種行為叫作壟斷,是資本家才會干的事情。”
“我們同樣可以在打字機領域發光發熱,為國家的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第二天上午,劉忠義打電話將李秋月前往計算機所。
主動為丁永康和李秋月做了引薦。
又為眾人模仿夏芯智能電子打字機的行為,編了一套堂而皇之的說辭。
李秋月滿心激動。
沒想到事情進展得這么順利,伸出小手與丁永康握在一起。
“丁所長,你們所真是太英明,太有魄力了,就像劉經理說的,商品從來都不屬于某個方面,方林能做的事情,我們也能做。”
想到電子打字機的市場前景,李秋月心花怒放。
花花綠綠的鈔票,馬上就要飛進自己兜里。
計算機所是夏國科學院下屬重點單位,科研力量遠超過方林的民營公司。
只要稍微使一點勁,相同產品很快就會誕生。
丁永康說道:“李秋月同志,聽說你在港城有一個當老板的舅舅,我們所的打字機研究需要幾臺進口計算機和部分進口電子元件,這方面的事情,能否盡快給我們落實一下?”
之所以干脆利落,決定立刻仿造電子計算機,丁永康一方面是對方林有著深深的厭惡。
另一方面,又有劉忠義添油加醋的功勞。
在劉忠義的描述下,李秋月的舅舅赫然了港城當地,了不得的大人物。
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即使是管控元件,李秋月家也有辦法弄到國內。
不明真相,加上偏聽偏信,促使丁永康當場拍板,立項電子打字機。
研究所需的設備和材料,計算機所解決一半。
另外一小半由李秋月負責協調。
李秋月嬌聲嬌氣道:“舅舅對我非常寵愛,只要我開口求他,什么事情他都會幫忙。”
“李秋月同志,你盡快將我們需要的材料送來,我已經命令所里專家,購買兩臺夏芯公司的打字機,通過拆卸的方式,大致了解里邊的配件和結構,進行一對一地進行仿造。”
知道李秋月不懂電子技術,丁永康沒有說過于復雜的專業術語。
只是告訴李秋月,只要她這邊不掉鏈子。
計算機所一定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夏芯打字機的仿造工作。
科學技術最難的永遠是從0到1。
一旦有了先例可循。
進行研究的難度會大大地降低。
根據劉忠義昨天打聽到的消息。
方林公司的電子打字機,大部分零件為國產材料,只有少部分需要進口。
恰好這些進口的設備,可以通過李秋月的關系解決。
各懷心事的幾個人,有說有笑地暢想著未來。
丁永康和劉忠義對視一眼。
靠著電子打字機項目,方林和各部門的關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