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盤棋的局面已經消失,大鍋飯也被打破,燕京電子管廠想要吃飯,我們夏芯公司要發展,聯手合作自然是上上之選,但是合作貴在真誠。”
“我剛才沒有打斷李廠長的介紹,不是因為我不知道你們電子管廠現狀,是想要聽聽李廠長對于眼下的情況,有一個什么的想法。”
“除此之外,更多還是尊重。”
方林直不諱地掀開了燕京電子管廠的老底。
剛剛沒有打斷李亞軍的介紹,主要是出于對老前輩的尊重。
燕京電子管廠是半導體業里的老廠,李廠長更是半導體領域里的老人。
豈料。
李亞軍說了一大堆天花亂墜的詞匯。
就是沒說,燕京電子管廠目前的實際處境。
“連最基本的坦誠都做不到……”
方林頓了頓,臉色不悅道:“李廠長,你別怪我年輕不懂事,夏芯公司憑什么和你們電子管廠合作?”
“同在燕京地界,電子管廠真實情況是個什么樣子,我多少聽說過一些。”
“資金一分沒有,生產設備老化,全廠三千多工人,連十個像樣的半導體專家都沒有。”
“方總,話不能這么說,電子管廠確實存在的問題,他們目前正在進行企業改制,一旦改制完成,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汪天賜站了出來,開始為李亞軍辯白。
勸說方林應該將眼光放得長遠一點。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企業改制相當于浴火重生,不可能一蹴而就。
夏芯公司只要肯給燕京電子管廠投入一點資金,未來能獲得大量回報。
“對對對!少量投入,大量回報!大量回報!”
李亞軍連聲附和。
說一千道一萬,錢的問題最關鍵。
廠領導不是不想自力更生,問題是沒錢。
上級部門的資金是有限的。
肯定要優先投入有發展前景的企業。
“夏芯公司是民營企業,不是國有企業,沒有那么多的幫扶資金。”
方林斷然拒絕了汪天賜的投資提議。
汪天賜不滿地反駁道:“方總,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更要放眼于未來,只要得到資金,燕京電子管廠就能夠煥發生機,引進生產線,半導體材料,成為夏芯公司最佳的合作伙伴。”
“這些是以后的事情,公司剛剛起步,沒那么多精力和資金幫扶存在問題的半導體廠家。”
方林用不能爭辯的口吻說道:“汪工,請你記住你的身份。”
“你即將成為夏芯公司的一員,你難道不清楚現在的生產任務有多重嗎?大批外商向我們下訂單,當前的集成電路的需求,我們比任何一家企業都要大。”
當即,方林扳著手指講起夏芯公司的各項生產任務。
生產四軸加工中心需要集成電路,電子打字機,微型計算機,各類出口電器,每一樣都少不了集成電路。
淪為背景板的李亞軍人都聽傻了。
夏芯公司的生產項目怎么這么多,樣樣繞不開集成電路。
聽到有多家港資企業向夏芯公司下生產訂單。
總金額超過千萬,李亞軍的呼吸都快停了。
乖乖!
上千萬的資金訂單,夏芯公司的日子怎么會這么好?
是被財神爺光顧,還是有著不為人知的核心技術?
蒙在鼓里的李亞軍尚不自知。
方林和汪天賜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