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完各方思想,方林決定在年底之前,正式立項國產壓縮機研究。
生產組裝更多的加工中心需要時間,用國產處理器,電子元件,代替進口設備也需要一段時間。
方林這邊沒問題,燕京農機廠更加沒有問題。
先不說燕京農機廠是方林的娘家。
就說小夏芯公司是農機廠下屬企業。
研制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制冷壓縮機,夏芯公司吃肉,農機廠也能跟著喝湯。
敲定聯合進行制冷壓縮機研究的相關內容,方林婉拒眾人留自己在廠里吃晚飯的好意。
告別劉保國和各位廠領導,方林開車去了燕京鋼鐵廠。
“鄒書記,事情就是這樣,請你理解這么做,我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鍋飯三家吃,每家都能吃飽,可一旦人數變成十個,二十個,這么多人共同分一鍋飯,能吃個半飽,都要說一聲阿彌陀佛了。”
辦公室里,方林開門見山提出和燕鋼合作的項目流程。
用國產金屬材料代替進口壓縮機材料。
相關技術專利方面,方林已經有了準備。
不過這些技術專利不會直接提供給鋼鐵廠。
不久以后,風雷公司會以聯手合作的方式,向燕京鋼鐵廠有償授權技術專利。
后天,陸思睿等人將啟程前往鵬城特區,方林已經提前通知林懷民,安排人去鵬城和陸思睿見面。
將陸思睿帶過去的冶金圖紙和技術資料一并拿回港城。
通過港城進行技術專利注冊。
日后,港城風雷公司用甲方的身份提供技術授權。
由燕鋼負責加工生產。
鄒四海掐滅手里香煙,說道:“你之前和吳老見面,就沒有問問咱們國家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有屬于我們自己的產權專利法規?”
方林攤開雙手,無奈道:“這種事情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鄒書記理應清楚,任何新生事物都會面臨著矛盾和反對意見,我們能做的只有順其自然。”
經濟改制是應該走一步看一步,還是一往直前的大踏步前進。
關于這個問題的爭論還將持續很多年。
同理。
有關夏國第一部專利法的制定和落實,同樣處于激烈的交鋒當中。
一九八四年,夏國正式頒布了專利法。
之前的數年里,關于專利法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到底是全面效仿西方,按照西方模式進行專利法規制定。
還是學習以蘇熊為首的東方陣營。
兩種論點有著大量支持者,絕非幾句話就能說清楚。
“雖然這么做有點不地道,但不管怎么說,先把自己吃飽才是上策,自己都吃不飽,我們又拿什么和西方人競爭。”
“您能夠理解,我就知足了。”
方林笑了笑,鄒四海的反應盡在預料當中。
如果這個時候將新型金屬技術交給鋼鐵廠。
不出三五個月,相關技術就會流到全國各大鋼鐵廠。
專利法誕生之前,國內科學技術依舊處于共享狀態,你的就是我的,同行業不分彼此。
沒有授權費,更沒有專利保密的說法。
況且。
將專利掛在風雷公司身上,還有一層好處。
風雷公司屬于港資企業,不在巴統協議的管控對象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