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有一句話,叫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從當前情況來看,家用電器出口比起其他商品,能夠獲得的經濟價值更多,整體生產技術,工業模式方面,小櫻花遠遠不如我們,為什么他們僅用了一二十年,就實現了全面反超?迅速躋身發達國家的行列,同時成為全球知名的工業大國,冶金,船舶,汽車,家用電器,半導體,計算機等各個方面的技術水平和影響力,全在我們之上。”
“因為他們懂得取長補短。”
小櫻花是個資源匱乏,四面環海的國家,資源進口是他們發展的重點核心。
也是小櫻花工業建設的命脈。
方林不緊不慢講起了小櫻花近三十年的工業發展。
從一九四五年戰敗,一直到一九五五年,小櫻花整體工業發展不但恢復到正常水平,并且一躍成為全局排名前十的發達國家。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小櫻花的經濟發展已超過了大批老牌歐陸發達國家。
究其原因,無非是兩點。
第一,從全球各地進口廉價生產資料。
第二,大力扶持本國高新企業,掌握大量核心加工技術。
通過進口的低價生產材料,本土進行產品深加工。
頓了頓,方林繼續道:“除了家用電器,小櫻花在汽車領域,同樣有著令人矚目的成績,和星條國的汽車工業不同,小櫻花的汽車發展走了一條其他國家,始終未曾關注的道路。”
“利用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能源緊張,掌握了大量能夠減少汽車耗油的核心技術。”
“說實話,西方國家難道不能仿制小櫻花的汽車技術嗎?答案是可以的,但他們為什么復制不了,因為技術專利。”
說了這么多,方林只是想讓高英偉明白技術專利的重要性。
商品的技術專利,比商品本身更加值錢。
國內遲遲沒有頒布專利法,導致許多企業養成坐享其成的觀念。
等其他同行業企業完成技術突破,自己只要動動嘴,伸伸手,就能共享這些技術。
企業核心技術無法得到保護,相關科研人員的心血白白送給別人。
久而久之,有能力進行技術研發的企業,還愿意繼續當這種冤大頭嗎?
國內諸多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科學家,工程師,無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自己的地位,獲得能夠養家的經濟獎勵,又有幾個愿意在技術攻關上繼續耗費心血?
專利不僅是保護企業的法規。
更是催化劑。
能夠推動科學家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
“高廠長見諒,我沒有將你當外人,才說了一些犯忌諱的話,你千萬別多想。”
方林正色說道:“通過技術專利將自己的核心技術保護起來,不是搞壟斷,更不是走資本主義老路,而是對企業負責,對技術人員的一種保護和愛護。”
“唉……”
當了十幾年國有大廠的廠長,高英偉豈會不明白方林的外之意。
委婉地告訴自己和滬城無線電廠,不要打全自動電磁爐的主意。
仔細想想,方林說得確實有道理。
沒有相關法規為技術專利保駕護航。
不論是企業還是技術人員,都會逐漸喪失創新能力。
有朝一日形成惡性循環,夏國和西方的技術水平將會越來越大。
這一點,滬城無線電廠最有體會。
多年前,滬城無線電廠調集大量技術專家和工程師,夜以繼日地仿制8080處理器。
經過連續奮戰,這款處于世界技術前茅的處理器被成功仿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