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通知科研技術人員已經陸陸續續抵達裝備部,預計本周之內,參與修復項目的技術人員就能全部到齊,我看可以讓方林他們停止修復,將項目交給真正的技術專家負責。”
“老周說得沒錯,外行畢竟是外行,方林參與修復項目已經好幾天了,雷達研究所一點消息都沒有,老姜,死馬當成活馬醫這套現在是行不通的。”
“滬城飛機研究所在研發大型飛機方面很有經驗,或許可以試著和他們聯系一下。沒有他們,也就不會有我們的國產大飛機,他們這邊的技術是可以信得過的。”
裝備部,會議室。
各部門負責人各抒己見,認為是時候換人了。
預警機殘骸修復工作落到方林手里,時間過了這么久,始終沒有好消息傳過來。
說明非軍工專業的技術人員,不可能在這個領域創造奇跡。
不少人悲觀認為,姜大虎提出的另辟蹊徑方案不可取。
不管方林在機械和電子領域有多么出色的表現。
對于軍事裝備的了解畢竟有限。
面對眾人的不信任態度,代替部長主持這次會議的姜大虎一不發。
眾人急,姜大虎比他們還要著急。
姜大虎答應留給方林的規定時間是五天。
距離最后時間還剩下二十多個小時。
不管怎么說,答應五天,一分鐘都不能少。
見姜大虎無動于衷,一名部門負責人站起來,語氣迫切道:“姜副部長,軍工研究是頭等大事,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兒戲!允許外行人進入這次的修復項目,已經是破例中的破例,同意給方林五天,也是在沒有辦法之下的權宜之計。”
“我們應該將精力,重新放在進行集中攻關方面,我就不相信從全國各地調來的數百名相關技術人員,就找不出一個,有辦法修復預警機殘骸能人。”
“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負責吧。”
“外行指導內行方面,我們是吃過虧。”
緊接著,陸續有人發。
希望姜大虎能以大局為重。
請外人加入修復項目,眾人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是結果呢?
到現在都沒有任何眉目,明顯事情再一次走進了死胡同。
“都別吵了,讓我再想想。”
“報告!”
一道激動聲音打破了現場的喧鬧。
一名軍官沖進會議室,表情激動地向眾人宣布了一個意外消息。
預警機殘骸修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損壞的預警機零部件被修復大半,電子設備里的數據已經被導入我方計算機。
由于涉及國防機密,方林和雷達研究所的技術人員不敢輕舉妄動。
目前,數據和電子元件全部被丁秘書封存,等待姜大虎帶人進行檢查。
頃刻間,無數目光看向報信的軍官。
姜大虎夾著香煙的手不停顫抖,聲音嘶啞地說道:“把你的話再說一遍!”
“報告各位領導,方林同志和雷達研究所修復了大量預警機的破損零部件,數據傳導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丁秘書忙著在現場指揮,打回電話請各位領導馬上過去視察。”
說時遲那時快。
姜大虎一把將煙丟在地上,拿起放在桌上的軍帽戴在頭上,一陣風似的往外沖。
其他負責人互相看了一眼,緊隨其后地沖出了會議室。
老天爺呀!
方林到底是吃什么長大的?
幾百上千名軍工技術專家束手無策的問題,到了方林手里僅用不到一百個小時,取得了這么多的進展。
一輛又一輛的軍車開出裝備部,風馳電掣地駛向雷達研究所。
實驗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