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方林和林懷民詳細分析了目前成立建筑公司的契機。
建材當中最重要的鋼材。
方林這邊有著其他人沒有的門路。
燕鋼,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第一家進行承包制的鋼鐵企業。
鄒四海憑著過人的眼力和魄力,用近乎逼宮的方式,從冶金部等各部門拿到了一柄“尚方寶劍”。
保證有關部門下達的年生產任務的同時,剩余產能可以用來生產計劃外的鋼材。
換之。
今年任務是七十萬噸鋼,燕鋼生產了一百萬噸。
七成上交國家。
剩余三成可以由燕鋼自行銷售。
計劃外銷售的出現,引來了大量的民間鋼鐵需求。
進而導致鋼材批文價比千金。
畢竟,計劃內生產始終占據著大頭,能夠對外銷售的鋼材數量始終有限。
直到八十年代末,鋼材市場才會完全放開。
在這之前。
能不能拿到計劃外鋼材批文,直接體現了一個人的能力和背景。
“可是開始建筑公司,需要……”
“王老師,建筑公司需要的東西,我這邊負責準備,你們當地需要的是給我們搞到建設建筑公司的許可證。”
方林說道:“成立建筑公司不但能幫助當地,招來更多的投資企業,還能極大釋放你們縣的勞動力。”
“畢竟,單是一個自建廠房,就讓許多的港商和外商望而卻步,隔壁鵬城特區和另外幾個特區發展得越來越好,此消彼長,外商和港商將會越來越多的卻這些地方,你們當地的無業人員也會因此而離開香城,前往發展良好的城市找工作。”
“這么一看,經濟無法搞上去,人口大量流失,久而久之,你們的各項優勢也都會消失殆盡。”
未來的事情唯有方林清楚。
畫大餅加販賣焦慮,徹底說服了王太平。
隨即。
王太平不敢有任何怠慢,立刻安排眾人上車直奔縣府。
“啊!!!兩百畝地,還要開建筑公司,自行解決建材方面的問題?!”
接到消息。
縣首胡永久馬上帶領大批縣里領導前往會議室,熱情洋溢地招待眼前這些財神爺。
得知方林幾人來自燕京,又從王太平口中了解到這些人很可能是高干子弟。
胡永久興奮得合不攏嘴。
港商加高干子弟這個組合,簡直是絕了!!!
怪不得這幫人敢大包大攬,承諾解決建材中的鋼材問題。
沒說的,簽!
隔天,林懷民代表港城風雷公司與香城簽署了承包用地合同。
一共兩百畝地,一畝地每年租金120元。
承包時間五十年。
每十年付一次租金,視情況增加承包金。
不同于林懷民在鵬城承包的兩百畝土地,這次承包的香城土地,分別位于三個地區。
太平鎮一百畝,周邊兩個公社各五十畝。
未來的建筑公司廠區設置在太平鎮。
同時。
優先招聘當地無業人員。
想要蓋房,除了鋼筋,水泥,還需要其他的建材。
這些方面的問題。
方林同樣也有解決方案。
自建。
當前外資投資情況以電子廠,服裝廠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