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年輕人,聽得最多的就是我們要解放全人類,打敗西方列強。”
“說句犯忌諱的話,解放別人之前,咱們自己想要解放頭腦,解放自己的肚子。”
方林半開玩笑地拍了拍肚子。
西方人做生意,首先講究兩個字。
營銷。
商品好不好是其次,營銷推廣才是重中之重。
王莫愁不確定地說道:“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巧妙地比喻。”
方林微微一笑道:“但是不能一味地夸,有的時候,適當的限制往往更能激發老百姓的購買欲望。”
“假如我們推出的保健品上,寫著本品使用各類名貴中草藥,營養成分過于豐富,每天服用劑量要嚴格控制在半瓶之內,滋補過剩本公司概不負責之類的警示語。”
“你說老百姓會是什么反應?”
“蜂擁購買!”
王莫愁瞬間領悟了其中精髓。
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
一旦產品寫下限制服用劑量的警示語。
老百姓肯定會認為里面確實有大量的名貴中藥。
否則。
干嘛要限制服用劑量。
方林繼續說道:“又比如,由于本品成本較高,導致產能有限,每周定量銷售一千,老百姓會有怨嗎?”
“不會。”
王莫愁已經懂了舉一反三。
以上兩種方式能夠做實保健品使用名貴藥物調配,真的大補功效的宣傳。
每周限量銷售,不但不會失去客戶。
反而會讓更多的人,成為購買保健品的客人。
物以稀為貴,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
外加人都有攀比心。
我有你沒有,能夠極大地滿足一個人的虛榮心。
方林面帶微笑。
不愧是自己看好的商業女將,窺一斑而知全豹。
僅僅聽了一個多小時,就能明白各種精髓。
當然。
明白不代表能夠應運自如。
就像誰都知道,番茄炒蛋要怎么炒。
可是未必誰都能炒好這道菜。
距離夏國第一批保健品誕生,還有兩三年的時間。
1984年,既是夏國的重回國際體壇的大日子。
更可以被稱為夏國的保健品元年。
這一年。
夏國成立了保健品協會,市面上多出了一大堆名字嚇死人的保健品。
人參蜂王漿,人參再造丸,十全大補口服液,以及隨后出現的太陽神,某哈哈。
沒錯。
某哈哈當初的定義,也是保健品。
兒童保健品。
并且是以口服液的形式出現,鋪貨一路鋪到小商店。
孩子喝了愛吃飯。
調節營養過剩,減少小胖墩的出現率。
整個八十年代,保健品和藥品沒有明確的劃分。
而且普貨渠道賊廣,藥店,商場,雜貨鋪,到處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等到明年下半年,我想辦法將侯笑陽從農機廠挖出來,交給你當技術顧問。”
方林話鋒一轉。
提到保健品配方的設計者問題。
侯笑陽既是健立寶之父。
更是一名優秀的保健品研究員。
以方林和劉保國的關系,有的是辦法將侯笑陽請出來。
另外。
如何營銷,怎么為產品做推廣,方林只負責送王莫愁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