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您怎么了?”
感覺方林情緒有些不對頭,謝云偉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
這位叫王莫愁的女同志,不會是師傅以前的對象吧?
“沒什么,你去忙吧。”
方林揮手打發謝云偉去擦車,一個人來到僻靜的位置。
左右看看,撕開了這封信。
看著信紙上娟秀的筆跡,方林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王莫愁。
方林曾經的“戰友”,知青點唯二的女知青。
不論是性格,長相,還是學識。
放在后世,絕對稱得上是美女學霸。
可惜,命運多舛。
母親是名門大小姐,父親是資本家。
1955年,一場打擊資本家的狂風暴雨驟然而來。
王莫愁的父親帶著兩個兒子逃往港城。
將王莫愁和母親扔在津門老家。
頂著逃亡資本家家屬的帽子,王莫愁母女的日子可想而知。
當兵入伍,進廠工作,自然不可能有她們這類人的份。
唯一的出路,也就剩下下鄉。
多年前。
方林,李秋月,王莫愁三人一塊被分到鄉下的知青點。
后來方林的父母殉職,方林接到回城調令,帶著李秋月離開知青點。
自那以后,方林和曾經的知青戰友再無聯系。
算算時間,已經有三年了。
信里的內容不算多。
方林走后差不多一年,上面下發了知青回城政策,王莫愁和另外幾個知青先后返回原籍。
從同行知青口中得知。
方林接父母的班,成了燕京農機廠的一名司機。
除了述說當年的知青往事。
王莫愁還在信中詢問,方林這兩年的生活過得怎么樣。
夫妻之間是否和睦,有沒有孩子。
“師傅,這位王莫愁同志,恐怕遇了難。”
“嗯!”
方林回頭一瞧,謝云偉這家伙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在后面。
“云偉,是不是覺得師傅不會發火?”
方林不快道。
“師傅你別生氣,如果王同志沒有遇到麻煩,干嗎要給您寄掛號信?”
知道方林不滿自己偷看信件內容,謝云偉急忙轉移話題。
相比于平信,掛號信的速度更快,價格自然也更貴。
如果僅是詢問近況,聊一聊當年下鄉的往事,沒必要寄掛號信。
津門和燕京相隔一百多公里,平信再慢也瞞不了幾天。
這年頭唯有遇到急事,才會寄掛號信。
或者是發電報。
“師傅,你看這封信的最后面沒有此致敬禮,我估計是沒寫完,或者寫完了,但是第二頁的信被人抽走了。”
聽到謝云偉這么說,方林重新讀了一遍信。
內容看上去是詢問方林的近況和夫妻生活。
一張信紙寫得滿滿當當。
下面既沒有此致敬禮,也沒有應有的年月日,落款名字。
王莫愁的母親是名門閨秀,念過洋學堂,并且出過國。
學貫中西,妥妥的才女。
被母親拉扯大的王莫愁,同樣也是才女。
縱然只有初中學歷,學問不比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差不多。
懂外語,知典籍,寫得一手好字。
信函應有的格式,王莫愁不可能遺忘。
唯一解釋是。
這封信沒寫完。
第二頁的內容被人抽走了。
“師傅,您看。”
謝云偉像是發現了什么,抓過方林手中的信紙,指著信紙末端,說道:“王莫愁好像是哭得寫的這封信。”
此話一出,方林看到信紙上有水漬干過的痕跡。
不確定是不是淚水痕跡,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
王莫愁肯定是遇到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