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放心吧,幫我弄到這些古董的經手人,是一位古玩行當的老專家。”
明白了何愛華的擔心,方林馬上進行解釋。
謝大爺是古玩行高手,豈會不知道古玩保存等方面的內容。
因此。
謝大爺幫忙找了個曾經的同行,定時上門檢查古董保存情況,進行例行的維護保養。
學院派有學院派的文物養護方式,民間古玩行也有自己的保養手段。
兩者方式不同,效果都是一樣的。
“聽到了吧,方林沒你想得那么傻,趕快去廚房做飯。”
陸國棟開口道。
打一開始,陸國棟便看出方林有著常人沒有的“七竅玲瓏心”。
一般人可能會忽略古玩的保養,方林肯定不會遺漏任何的細節。
“早點說啊,嚇得我白擔心了一場。”
得知有專門定期上門保養,何愛華臉上重新出現了笑容。
夏國的文物古董,已經經不起任何折騰了。
戰爭年代。
何愛華隨著文物專家們將國寶轉移到安全地點。
南渡北歸,數以萬計的國寶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
一部分文物損于兵火,戰亂,天災人禍。
后續發生的一連串事情,又一次讓文物迎來了厄運。
不夸張地講。
從外國人進入夏國,一直到建國。
夏國的文物,經歷了太多太多的磨難。
話是這么說,何愛華依舊不放心。
麻利地做好晚飯,叫上陸思睿和方林,帶她去四合院。
至于詢問方林有沒有意愿調到外事部上班。
早就被何愛華拋到腦后了。
“不錯,看到這根溫度計,我就知道民間的老專家,不是一般人。”
傍晚時分,何愛華進入四合院書房。
看到墻上掛著的溫度計,何愛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嗅了嗅屋內的味道,樟腦丸。
檢查了十幾遍,何愛華又讓方林打開存放其他古董的房間。
房間內。
堆放著一口口的大箱子。
箱子下面架著木板,木板下面是用來隔離地面的磚頭。
打開其中一口箱子,何愛華拿出一個小布包。
見狀,陸思睿說道:“媽,這個小布包是干什么用的?”
“民間古玩高手用來防潮的石灰包。”
何愛華用手捏了捏小布包,確定里面裝的是石灰。
如果是博物院,博物館,會用專門用來保存重要文物的恒溫房間,濕度和溫度保持在固定水平線。
而在民間。
裝有石灰粉的小布包,成為最常見的防潮道具。
將文物裝在特殊木料箱子里面,既能起到隔絕陽光照射的作用,更能避免滋生蛇蟲鼠蟻。
許多出土字畫文物之所以殘破不全,不是因為歲月的侵蝕。
與地下陰暗潮濕,容易滋生蟲子也有關系。
大量文物遭遇蟲蛀鼠咬,不但品相不全,甚至還會被咬成無數的碎片。
“小方,你找到的這位民間專家很厲害,懂得大量文物保管土法。”
“看到這些文物得以完好保存,我也就放心了。”
“最近你能不能抽個時間,帶我認識一下這位民間專家,我有一些問題,想要向他請教。”
何愛華所在的燕京博物院,目前也在被文物保存等方面的問題困擾。
一來,缺乏資金購買先進的文物保管,修繕設備。
二來,能夠做事的技術人員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