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昨天沒有告訴你原委,不是信不過你,主要是為了安全保密考慮。”
“國家將于一九八四年,恢復中斷了二十五年的國慶大閱兵。”
姜大虎點燃一根香煙,徐徐說起本次閱兵的歷史意義。
上一次大規模國慶閱兵,還要追溯到1959年。
隨著蘇熊翻臉,撤走專家,撕毀合作項目。
夏國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艱難歲月。
南邊有星條國的海上封鎖,北邊是老毛子的百萬大軍。
兩面受敵的夏國被迫進入備荒備戰年代。
國慶閱兵這種事情,自然也就無暇顧及。
到了七十年代,針對夏國的國際局勢開始出現好轉。
關于恢復國慶閱兵的聲音不絕于耳。
豈料世事無常。
老毛子和星條國放松了對夏國的打壓,鄰國又悍然對夏國發動挑釁。
如今。
前線戰局全面處于有利于夏國的狀態。
也是時候,恢復國慶大閱兵了。
“小方,你是個聰明人,有些話我即便不說,你也能猜到一二。”
“之所以現在就開始為后年的大閱兵做準備,一方面是因為咱們家底還很弱,能拿得出手的閱兵裝備實在是不多,需要集中力量,盡快完成幾樣尖端裝備的研究。”
“另一方面,國慶閱兵中斷了二十多年,方方面面都需要準備時間,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全世界。”
姜大虎聲音深邃地告訴方林。
后年的國慶大閱兵是夏國與國際社會關系正常化以后,最為重要的一次大型活動。
既要告訴全世界,夏國已經不是那個落后貧窮的國家。
更要用閱兵展現夏軍的風采,展現各類能夠震懾敵膽的軍事裝備。
“由于我們的預警機項目得到了大量重要的數據資料,研發進度加快了不少,上級希望能夠在閱兵開始之前,完成預警機的定型和樣機生產。”
“閱兵當天,我們的國產預警機將要翱翔于天際,指揮參與閱兵的其他飛機,彰顯我們夏國的軍事科技和空軍戰斗力。”
“這次叫你過來,一來是為了預警機加快研究的事情,二來,與你們夏芯公司的計算機,半導體芯片有關。”
通過海外工作人員收集到的相關情報。
裝備部準備為國產預警機,引入指揮終端數據鏈技術。
目前。
星條國和蘇熊的預警機,全部安裝了指揮數據鏈系統。
通過該系統。
一架預警機能夠同時引導幾架到上百架不等的作戰飛機。
方林接話說道:“也就是說,部隊方面打算放棄傳統的無線電通信引導方式?”
“也不是放棄,而是分兩步走。”
“一邊繼續進行通信引導,另一方面嘗試著進行最新型的數據鏈引導技術。”
兩項技術更有千秋。
前者優點在于技術簡單,適合電子技術不發達的國家使用。
缺點是可以引導的戰斗機數量有限,最多不超過六架。
這方面,一直是蘇熊的技術領域。
反觀后者。
需要有大量的計算機,傳輸終端,半導體集成電路配合。
難度高,技術研發問題多。
可一旦徹底掌握,一架預警機起碼能夠同時引導超過五十架戰斗機。
效果是蘇熊方面的六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