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阿姨剛才也想問你,你怎么提前回來了呢?”
泡好茶出來的何愛華,正巧聽到方林提出的問題。
對此。
何愛華也是頗為不解。
“那個……那個,哦,我是提前畢業,回來報效祖國。”
劉強惡狠狠地瞪了方林一眼。
下意識回答的一句話,竟然差點露出馬腳。
國內大學學制四年,國外大部分本科同樣也是四年。
劉強之所以提前回國。
既不是提前畢業,更不是國內缺乏人才,急需公派留學生回來參加建設。
說起這件事情,劉強一肚子牢騷。
媽的。
自己只是參加了外國人組織的幾場派對,跟一些洋妞過從甚密。
不知道哪個孫子,竟然將自己給舉報了。
拔出蘿卜帶出泥。
掛科的事情也被一并調查出來。
公派留學生等同于半個外事人員,國內對此有著極為嚴格的行為準則。
縱然劉強的老子是個部門的頭頭。
依舊改變不了劉強被提前召回國的命運。
“出國這些年,我一次次看到咱們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實力差距,內心涌現出極為迫切的責任感。”
“由于表現優秀,加上學習成績出類拔萃,提前完成各科考試,拿到了足夠提前畢業的學分。”
料想幾人不了解國外大學的內中門道,劉強開始了睜眼說瞎話。
將自己打扮成憂國憂民的有志學子。
奮發圖強完成學業,提前一年畢業,回來報效祖國。
不明就里的何愛華面帶欣慰。
如果國家再多一些劉強這樣的莘莘學子,國家建設何愁趕不上西方。
“劉強同志,既然你迫切地想要報效祖國,打算從哪些方面,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呢?”
不學無術的草包,這是方林給予劉強的直觀判斷。
提前一年畢業,劉強也不好意思說出口。
官話套話張口就來,指望這種人建設夏國。
不如指望太陽從西方升起來。
“我學的是經濟貿易專業,自然要在經濟領域,幫助國家富強壯大,等我被分配到相關部門,我會建議有關領導開展結對子的幫扶項目。”
劉強裝模作樣地大講國外上學這些年,學習到的各種商業案例和經驗。
結合國內企業目前的情況,一加一結對子能夠有效幫助發展落后的國有企業,擺脫目前的經濟困境。
“什么是一加一結對子?”
陸思睿不解道。
“簡單來說,就是發展規模良好的企業,帶動經濟情況落后的企業,實現共同進步,前者為后者提供資金,人員,技術等各方面的幫助。”
“通過先進帶動后進等方式,完成企業改良。”
聽到劉強的企業幫扶方案,何愛華微微點頭。
傳幫帶一直是夏國的傳家寶,先進幫助后進更是一貫的傳統。
“可是這么一來,經濟情況較差的企業,會不會影響發展較好的國有企業呢?”
陸思睿隱約感覺,其中有些地方不妥。
先進幫助后進無可厚非,能夠共同進步自然也是皆大歡喜。
可萬一帶不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