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東方等人走后不久,方林提前下班。
騎著謝云偉的自行車,直奔位于西區的裝備部大樓。
“掛靠?我說小方,你們這幫小年輕的擔子也太大了,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張嘴就敢答應?”
副部長辦公室,即將下班的姜大虎獲知方林來意,腦瓜子“嗡”的一顫。
方林和福特汽車公司建立合作,負責為出口到夏國的福特卡車提供定期保養,售后維修服務。
一個敢說,另一個敢答應。
外國人是不是都是傻子?
不找國有企業合作,去找一群小年輕。
這特么的說出去,誰敢相信?
“姜伯伯,整件事情說起來,充滿了各種巧合和陰差陽錯。”
知道姜大虎一時之間很難接受,方林簡單地將幾件事串聯起來。
看似荒唐的事情,其實合情合理。
喬治是使館里的大使司機,一方面是星條國大使的親近之人,另一方面又知道方林修車的本領。
夏國和福特公司的卡車進口生意,又是星條國大使充當的中間人。
生意因為油品質量受到影響,星條國大使作為中間人,屬他的處境最為難。
一方面是星條國急需拉攏的夏國,另一邊是星條國最大的汽車企業。
得罪誰,都會讓星條國大使里外不是人。
“姜伯伯,您想想看,上級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下屬知道以后,能不想方設法為上級排憂解難嗎?”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能為上級分憂的下屬,同樣不是一個好下屬。”
“我有能力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喬治又是我的哥們。”
“換成您,會不會從這方面打主意呢?”
聽完,姜大虎輕輕點了點桌面。
貌似是這個道理。
外國人干什么都講錢,不愿無償培訓夏國的汽車修理工。
更不可能免費進行保養和維修。
花一點小錢雇傭會處理這些問題的夏國人,給他們充當臨時維修點。
確實符合西方人提倡的利潤最大化。
“姜伯伯,人家需要有單位擔保,才肯將滬城和津門的汽車保養,維修業務交給我們,我馬上就想到了您。”
“這筆生意對裝備部,對我們這群小年輕,都有著重大的幫助。”
“掛靠在裝備部,售后維修店每個月能給部里上交一筆錢充當辦公經費,而且都是美元,可以解決不少領導出國所需的外匯問題。”
“另外,通過這樣的合作,解決和福特汽車公司的售后紛爭。”
當即,方林從多個方面闡述這次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價值。
伴隨著夏國和國外的聯系日趨頻繁,出國考察的干部和領導與日俱增。
差旅費,食宿費用由國家報銷。
出差期間的零花錢,需要由個人準備。
售后維修店將成為裝備部換匯的重要渠道。
別看現在規模不大,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要看發展的。
“你說得也不無道理,不過這畢竟是開先河的事情,恐怕還需要拿到會議上,進行集體討論。”
姜大虎點點頭。
對于裝備部而,這門生意確實是有賺無賠。
將維修點掛在裝備部名下,成為一家下屬企業。
別的好處姑且不說。
出國的外匯兌換問題,能夠得到根本性解決。
按照相關規定。
任何進入國內的外匯資金,首先要打入外管局賬戶。
根據外匯兌換比例,下撥到相關企業。
不過這些規定只針對國有企業,暫不涉及部隊下屬企業。
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