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動,他抬步向前走到了書架前,看著書架上的那幾冊書。
只看第一本,還未看清書上的文字,目光剛只是觸及便有一種身軀震散之感。
他心中一凜,連忙避開眼睛,不敢再朝上望去。
心頭卻暗暗震撼:
“這到底是什么樣的書籍?僅僅是讓我看上一眼便要有種真靈潰散的感覺!”
低頭看去,自己的身軀竟是都變得虛幻了起來。
連忙服下一枚丹藥,這才讓他的身軀稍稍穩定了下來。
遲疑了下,隨后又看向了另一冊書。
這次他有了準備,只是剛一覺得難受,便立刻轉過了視線。
不敢再看,服下一顆丹藥,又等待了一會,他這才看向下一本。
只是一連數本,皆是如此,雖未再動搖他的真靈,卻讓他心中略有些失望。
“莫非,我猜錯了?”
心有不甘,他終于看向了最后一冊。
這一次,他倒是沒有再出現方才的情況。
雖覺刺目,卻還算是勉強堅持了下來。
但見那書冊上寫著四個字,他雖不認識,卻能夠明白其意。
《界海拾遺》。
王魃念出了這四個字。
隨后抬手小心地朝著這書冊上抓去。
讓他意外的是,書冊上并無任何的禁制。
將這書冊取下,看似薄薄一層,卻入手沉重如山!
王魃只覺自己的身軀都似乎難以承受。
連忙又服下了一顆丹藥。
抓緊時間,將這書冊小心翻開。
下一刻,無窮意蘊瞬間都落在了他的心神之中!
仿佛一整個世界在他面前展開,只是這世界有些地方一片濃霧,有些則是半遮半掩,有的卻詳細不盡……
半晌之后,他猛然蓋上了這冊書,身軀虛幻如燭火,心頭震撼莫名:
“這是關于第二界海的秘聞游記……“
說是游記,然而其中包羅萬象,幾乎將整個第二界海都囊括其中。
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浩如煙海,觀之不盡。
盡管這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超出了王魃真靈所能承受的極限,是以無法窺探。
但即便只是其中一部分,卻也讓他大開眼界。
更是隱約從這游記當中看出了第二界海如今諸多勢力間的格局……
仙門十二宮,也就是子、丑、寅、卯等十二方仙道勢力。
陸河仙君所在的‘辰宮’,便是這仙門十二宮之一。
仙道勢力之外,尚有魔道、鬼道、妖道、佛門等等,包含諸多奇人異事。
如今以仙道、魔道、佛門最為鼎盛,仙魔之間戰火不休,佛門看似旁觀,但也隱約參與其中。
除此之外,第二界海內,仙人們實力的劃分相對于第三界海,則似乎簡略了一些。
分為人仙、玄仙、天仙、真仙、金仙五個大境界。
每個大境界又分為九重天。
大乘修士歷經雷劫洗煉飛升進入第二界海后,便可為人仙。
一般能夠順利度過接引雷劫的,基本上都達到了人仙二重或是三重。
少部分天賦卓絕之輩,剛到第二界海,便能達到人仙三重。
當然,這個境界在第二界海五大境界中雖是最低的存在,可實際上即便是在第二界海內也同樣存在著大量的凡人和大乘之下的修士。
所以人仙境在第二界海中也已經稱得上是中流砥柱,也是絕大部分勢力中仙人數量最為集中的境界。
而真正能在第二界海中行走的,往往便都是玄仙層次。
天仙境則都是一方勢力的門面。
而到了真仙境,則幾乎都是一方大勢力的根本,其中翹楚,在仙門十二宮中,更可以仙君相稱,輕易不會出動,一旦出面,那都是涉及到勢力興衰存亡的大事。
至于金仙,應該都是真正的巨擘,只是在這本《界海拾遺》中,或許是避諱的緣故,不曾提及名諱,一筆帶過。
讓王魃有些意外的是,他在這本拾遺當中看到的真仙名錄里,竟發現了兩個眼熟的名字。
一個是辰宮仙君‘陸河’,另一個則是佛門菩薩‘提伯’。
都是菩薩,但第三界海的菩薩,顯然無法與第二界海的菩薩相提并論,實際上,也唯有到了提伯這等境界才可以稱之為‘菩薩’。
而在這份真仙名錄之中,王魃也注意到,陸河仙君對應的狀態是‘疑似隕落’,提伯的對應狀態也是與之相同。
王魃心念一動,服下了幾顆丹藥,隨后按照記憶,找到了真仙名錄中,陸河仙君的名目之下。
隨后便看到了介紹陸河仙君的生平經歷。
可惜似乎同樣是避諱什么,這些內容似乎也做了一些限制,王魃目光稍有觸及,便刺痛難忍,無法觀看,只能大致知曉對方擅長的一些手段。
上面寫著:“其精擅諸法,無一不通,無一不精,為仙門十二宮之中老一輩的翹楚,尤善劍法,有七十二道先天云禁道劍‘藏空’……”
王魃忍不住便想起了他在大海上仙府之中獲得的那只劍鞘。
劍鞘自然遠遠不能與劍相比,然而即便只是一個普通的劍鞘,卻也是極品道寶,更是助王魃多次擊敗強敵,足見陸河仙君的那柄劍是何等鋒芒……
只是也許是界海限制的緣故,他卻不曾見到對方的那一柄道劍。
感受著真靈的耗損,他不敢耽誤,立刻又看向了提伯。
和陸河仙君一樣,他也看不到涉及到提伯的內容,卻能看到其擅長的東西,不出意料,便是通幽六燭杖,和一些佛門神通。
只不過除此之外,還特意標注了一句話:
‘佛門異類,曾因佛法之見有別,頂撞佛祖,憤而入第三界海……’
隨即便看到了提伯名下,竟還有一冊經文。
王魃心念落于其中,意外發現這經文他竟也能看到。
掃了一遍,心中卻隨即一震。
經文之內,并無任何秘法、神通,嚴格來說,更像是提伯在以自己的口吻,闡述自己對佛法的理念。
他認為佛門宣揚的轉世輪回、因果報應之道,在第二界海之中,根本難以施行。
眾生極力修行,可哪怕成仙成佛,卻也始終無法擺脫修行盡頭的虛妄。
僅有寥寥至高存在,得享不死不滅,永恒極樂。
可只有極少數人的極樂,在他看來,便絕不是極樂,唯有眾生皆得自在,佛法才算圓滿……
看著這些經文,王魃心中震撼莫名。
他終于知道了無上真佛、天殤佛主理念的源頭在何處。
“真的是提伯!”
“他在第二界海想要推行自己的理念,結果卻不被認可,是以來到了第三界海,做出了嘗試……”
“為了讓他的佛法圓滿,他要在第三界海之中締造出一座真正的佛國!“
“法界......”
“合一......”
“原來,是這樣。”
這一刻,他終于恍然。
“以整個第三界海作為供養,融合三大法界,締造輪回往復、眾生可以靠修行或是積攢功德便能夠得享極樂的佛國!”
“所以天殤佛主根本就不可能飛升!因為他們要達到的目的是要在第三界海建造出過去、現在、未來三者合一的三界六道!”
“他們的目標不只是斷海崖四大界,是整個界海!”
王魃心頭震蕩!
這一瞬間,他想到了更多的東西。
一旦整個界海都成為了無上真佛的供養之地,那么為了不被打擾,無上真佛的下一步,便是切斷第三界海和第二界海的聯系,將第三界海盡數置于自己的絕對掌控之中。
修士無法飛升,所有人都會困在第三界海之中。
到了那個時候,哪怕是他參悟再多的規則,也決計不是天殤佛主和無上真佛的對手……
“以我現在對于界海本源規則的領悟,即便是出去之后立刻突破,也至多只能達到渡劫后期,或許能與一般的大乘較量,但對上天殤佛主,恐怕仍舊差了不少。”
“對比《界海拾遺》對人仙境的描述,他只怕是已經達到了人仙四重,乃至更高。”
“更不用說,他還有三大法界在。”
王魃心中沉思。
他親身感應了大乘境真靈魚兒的記憶,已經極為清楚如何才能突破渡劫境,跨入大乘。
方法極為簡單,便是在元神、道域達到圓滿的情況下,以規則為契機,在徹底悟透其掌握的規則之后,超脫規則,以此帶動道域和元神的共同突破。
而這當中,且不說元神和道域都不是一下子便能夠一蹴而就的,關鍵的一點是,他如今參悟的規則難以計數,想要真正達到大乘,亦要將這些規則盡數完成超脫。
也就是說,他如今參悟的界海本源規則越多,實力愈是強橫,距離大乘也就越遠。
甚至到了最后,若是徹底將天穹上那些界海本源規則都領悟透徹且達到圓滿,恐怕余生都無望突破大乘……
回憶著提伯的經文,回憶著過往他的修行,無數念頭在他心中迸發、熄滅,又迅速融合……最終,靈光一閃,匯成了一瞬的醍醐灌頂!
“我有辦法了!”
王魃雙眸透亮:
“提伯的大乘佛法之中……大劫,亦是大機緣!”
“天殤佛主和無上真佛勢力想要建造佛國,對于整個第三界海來說,便是一場難以想象的浩劫,所以若是我阻止了這場浩劫的延續,也便等若是成就了無上功德!”
“以此功德,便可令我立地成仙!”
“所以,辦法就是……”
這一瞬,他福至心靈,學著昔日的空禪子,一手指天,發下宏愿:
“我愿第三界海眾生不受魔佛侵擾!”
“魔佛不去,誓不成仙!”
話音落下。
水榭之外,似乎是感應到了什么,天穹之上,群星驟亮,下方的界海本源之水更是無風起浪,滾滾翻動,仿佛在呼應著什么……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