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 > 第651章 君臣談后世之事

      第651章 君臣談后世之事

      聽聞太史嬰這么說,李徹開玩笑道:

      “此不像是你這個石頭說的話,你們史官不是最不屑媚上的嗎,怎會想著替我開脫?”

      太史嬰低著頭,沉默不。

      為何?當然是魅魔體質再次起效了。

      太史嬰乃是史官世家出身,這一點從他的姓氏就能看出。

      春秋時有太史官,掌天時、星歷職,其后代以祖上官職‘太史’銜為姓,稱太史氏。

      這些掌握記錄天時的官職,便是最早的一批史官。

      然而,即便是太史一家侍奉了那么多代君王,記錄過數十位帝王的生平,太史嬰也未從家族記錄中見過李徹這樣的君主。

      仁愛、英明、年輕、勇武、勤儉仿佛古代賢王的意志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這樣的帝王不該有污點。

      私下里的私德卻也無妨,畢竟人無完人。

      自古以來,最苛刻史學家,都不會以帝王私德來評論功過。

      但是,攻打倭國這件事卻是不行。

      以一己之喜惡攻打一個國家,和以大義為名攻打一個國家,完全是兩種概念。

      太史嬰還在愣神之際,卻聽李徹淡淡說道:“況且,本王之功績,可是區區幾張紙能寫清的?”

      “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頃良田變土田,無字碑頭鐫滿字,功過是非”

      李徹咧嘴一笑,看向面前的太史嬰:“自有后人評!”

      武曌的功績尚且不論,但她留下無字碑任由后人評價己功的行為,的確有一代女皇的風采。

      太史嬰怔怔地看著李徹,心中卻早已是驚濤駭浪。

      這世上,竟有不在意青史名聲的君王?

      但沒用多久,太史嬰便回過神來。

      也對,若非殿下此等千古難遇之雄主,也不可能帶著窮困潦倒的奉國,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太史嬰緩緩收起手中紙筆,一向毫無表情的臉上竟露出了一絲笑容:

      “殿下,臣有一問?”

      “嗯?”李徹意外地看向太史嬰,“什么?”

      太史嬰斟酌著詞句,緩緩道:

      “臣觀殿下治軍理政,對歸附之靺鞨、契丹、室韋乃至索倫諸族,皆行懷柔之策,待之頗厚,然”

      他頓了頓,聲音更低了些:“然殿下對倭國、高麗三國,卻似截然不同。”

      “倭寇尋釁,殿下雷霆震怒,不惜傾國之力跨海伐之。對高麗,亦是步步緊逼,驅其如犬馬。”

      “臣愚鈍,不解其中深意,同是異族,殿下您為何只對倭國、高麗、新羅、百濟這些國家”

      “或者說,您為何只對倭人和高麗人,如此苛刻?”

      對于一個合格的史官來講,這種話本不該出自他口,但如今四下無人,他又實在是好奇

      殿下對外族的態度吧,其實一直都不怎么樣。

      但像是靺鞨、契丹、室韋之人,只要是真心歸降沒有威脅,至少在奉國安穩生活是沒問題的。

      甚至那些靺鞨部族還能在奉國地界放羊牧馬,小日子過得不錯。

      可唯獨這倭人和高麗人

      就目前的形式看來,殿下是根本沒準備留下他們,必須亡國滅種才行。

      李徹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望向帳外,逐漸出神。

      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間,投向了某個遙遠而沉重的時空。

      許久,李徹才緩緩開口道:“卿可曾聽聞,莊生夢蝶之事?”

      太史嬰微微一怔,隨即點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