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的奉國文武數十人,慶帝竟能都叫出名號,并說出他們的功績來,可見慶帝對奉國的關注。
眾人無不心驚,這位陛下當真不簡單,如數家珍的樣子并未讓人心存感動,反而有些心中發寒。
待到慶帝將所有人都叫了一遍后,又往后面望了望,隨即開口道:
“怎么不見楊璇楊將軍呢?朕可是屢屢聽聞她的事跡,真乃巾幗英雄也。”
奉國文武面色微變,齊齊看向自家王爺。
李徹卻是面不改色,只是笑著說道:“父皇來得不巧,楊將軍有軍務在身,出城練兵去了。”
“哦。”慶帝微微頷首,“那陳平之陳將軍何在?白袍鬼將之名如雷貫耳,朕可是神交已久了。”
奉國文武臉色再變。
李徹仍保持著淡然:“父皇可是忘了?陳將軍負責防范契丹殘軍反撲,尚在上京駐扎呢。”
慶帝微微一笑:“解安、解明、解全三兄弟呢?一家三雄,三兄弟都有名將之姿,卻是一番佳話,朕早想一見了。”
奉國文武們齊齊看向慶帝,心中情緒復雜。
慶帝一而再再三地提起護國軍將領,顯然是早已經知道了他們的身份,這是在暗戳戳地警告自己王爺呢。
“父皇,幾位將領皆領兵在外。”李徹仍是不急不躁,“父皇若想見他們,可要兒臣將他們召回?”
慶帝搖了搖頭,放下手中酒杯:“算了,若是有緣,自有見面的那天。”
李徹微笑頷首。
“無論是在場的諸位愛卿,還是領兵在外的將領,奉國文武俊杰皆是保家衛國的英才,朕皆一視同仁。”
“如今滅了契丹,立下這不世之功,朕本該給你們論功行賞,但朕對奉國內務不熟,就把這份恩賜交給你們殿下了。”
“朕常說,諸皇子中最肖朕者,莫過徹兒。”
李徹連忙開口道:“兒臣惶恐。”
慶帝微微一笑:“朕封你為天策上將軍,便是為了表達對你的信任,明日就讓將軍們都回來吧。”
李徹微微松了口氣,知道慶帝這是在表態,他不在意自己用了前朝之將。
畢竟楊忠嗣的桓國軍,慶帝一直都想收服,只是楊忠嗣不愿降他。
李徹能收復桓國軍,那是他的本事,身為皇帝這點容人之量還是有的。
至于前朝血脈......在足夠的利益面前,這點事還算事?
一個強大的、能壓住關外蠻族、能給大慶帶來無盡收益的奉國,比虛無縹緲的血統重要得多得多!
“兒臣謝過父皇。”
“哈哈哈!”慶帝大笑幾聲,“朕不多說了,諸卿飲酒,朕看這些山珍佳肴,早已經唇齒生津了。”
宴席總算是開始了。
各種奉國特產如流水般搬上席面。
山間的野味、榛蘑、野菜......
水里的魚鮮、蝦蟹......
海里的扇貝、龍蝦、海菜......
還有草原的牛羊肉,高麗的國寶咸菜......
奉國不缺美食,王府的廚子也不比皇宮的御廚差。
有美食美酒作伴,宴席的氣氛逐漸高昂起來。
就連平日里很少喝酒的慶帝,都連喝了好幾杯葡萄酒。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