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蕭胤再說什么,憋了許久的大臣已經忍不住了,上前一步,大聲道:“微臣斗膽請求陛下,如今陛下身子尚未痊愈,批閱奏折一事,不如交由太子殿下為您分憂!”
此話一出,頓時激起千層浪。
“臣附議!”
“臣附議!”
“陛下,自太子之位設立以來,太子殿下便是以未來的儲君教導,其能力自然遠在二皇子之上。”
“是啊,二皇子雖為陛下嫡長子,可年紀尚小,經驗頗為不足,還是交由太子殿下的好!”
一人一句不間斷的話,將蕭胤打了個猝不及防。
他一時難以理解。
蕭宸錦做的不是很好嗎?
為何他一來上朝,這么多人都格外激動地要求蕭承熙繼續批閱奏折。
隨后,皇后一黨的聲音響起:“二皇子批閱奏折的能力有何不好?微臣等人上書諫,只見二皇子的批閱字字珠璣,鞭辟入里,你們莫不要認為二皇子年紀小,便認為其沒有能力!”
奈何朝臣被壓制了太久,之前的奏折沒有一封得到回應,心里對蕭宸錦的不滿早就達到了頂峰,當即怒道:“太子殿下的能力在二皇子之上!又何必要讓二皇子去試!”
蕭承熙始終波瀾不驚,仿佛這些人談論的人不是他一樣。
蕭胤只覺得一陣胸悶,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他指了個臣子,沉聲說:“究竟發生了什么,你細細道來。”
臣子拱手,隨后從懷中拿出奏折,舉起來說:“請恕微臣斗膽將二皇子批閱后的奏折隨身攜帶,今日想交由陛下親眼看看,二皇子與太子殿下誰能力更勝一籌,一目了然!”
周盛海連忙接了過去,小跑著遞給蕭胤。
蕭胤打開奏折的手都是顫抖著的。
只見蕭宸錦煞有其事地用朱紅色的墨汁在上面寫了三句,他的字一向不錯,奈何內容堪稱為和稀泥。
他只看了一眼,便失望地將奏折合上,摔在一旁。
看到他這個態度,眾人更是激動。
“二皇子無視微臣的奏折,微臣一連上書三封,竟無一封回應!”
“二皇子所做的決策讓人瞠目結舌,甚至不如十歲孩童想法成熟!”
說著說著,其中有一格外的年長的臣子走上前。
他是資歷最深的人,眾人見他要說話了,紛紛閉上了嘴巴。
“陛下,老臣斗膽一問,陛下近來可有更立太子的想法?”
他問的直接,就連蕭承熙也詫異地挑了眉。
蕭胤一時語塞。
他的確是有。
可是看到這些人幾乎把蕭宸錦貶低成了草包,他也說不出這樣的話來了。
怎么會變成這樣。
蕭胤沉著臉說:“太子之位,本就該留給最優秀、能在日后承擔大任之人。”
老臣子點點頭,“如若廢除當下的太子,陛下需給臣等一個妥當的理由,人人皆知太子不立則天下不穩,國之根本怎能隨便更立!”
蕭胤知道他就會這么說。
今日,他看著滿朝文武,絕大多數的人都站在蕭承熙的身后,便什么都明白了。
原來如此。
蕭承熙還是那個蕭承熙,不愧是他皇兄膝下唯一的兒子,他理應成為皇帝的,身體里流淌著帝王的血脈,自然是要比他夠資格的。
自己好像是搶了他的氣運,坐在了不屬于自己的龍椅上,霸占了許多年似的。
忽然,蕭胤胸口一痛,竟活活慪出了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