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來……”
最后,老儒生看向兩個孩童,他先是對那被欺負到發狂的孩子招了招手。
老儒生身上有種讓人莫名心安,認真聽話的氣質。
孩子乖乖走到他身旁,奇怪地看著他,不明白他想干什么。
“孩子,你沒錯!”
“你知道他是誰嗎?”
老儒生對孩子微微一笑,指著青年對孩子柔聲說道。
“不知道!”
孩子搖了搖頭,他的確不認識青年。
“看到他身上的衣服沒有,那是儒生最喜歡的白衣!”
“儒者,修君子之道,自詡潔白如玉,不染塵埃,對人恭敬有禮,一絲不茍!”
“所以你看到他沒有,外表看干凈整潔,不惹人厭。實則內心骯臟,修身而不修心!”
“你懂什么是儒嗎?”
老儒生對孩子介紹了一番,說出來的話,既是給這個孩子聽的,也是給青年和另一個孩子聽的。
“什么是儒?”
老儒生的氣質,讓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本能地成為了一個好學生,孩子忍不住問道。
“儒啊……這么寫!”
“左邊一個人字,右邊一個需字!”
“儒者行事,從來沒有定式,唯一的定式,便是這個儒!”
“所以他說以德報怨,我說何以報德?”
“他說人不該像牲口一般,但我要說,人就是牲口!”
“是不是很矛盾?”
“這就是儒!”
老儒生在地上寫了一個端正的孺字,笑著對孩子解釋道。
“你這老頭說自己是牲口就算了,憑什么罵我們也是牲口?”
另一個霸凌他人的孩子不樂意了,大聲喝罵道。
老儒生卻不搭理他,依舊在笑呵呵地看著那被霸凌到發狂的孩子。
“為什么要這么說?”
那被霸凌的孩子仿佛在接受一種圣光洗禮,在老儒生的目光注視下,心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忍不住道。
“呵呵……你看啊,牛羊需要吃草,而虎狼需要吃肉。所以牛羊成了他們的選擇!”
“而牛羊反抗不了虎狼,于是上天給了他們一對角,用來反抗!”
“這角就是他們需要的!”
“所以,有武器的他們,其實是有機會反抗的。可牛羊太過溫順,不懂反抗,拿著最銳利的武器,依舊成為其他牲口的食物!”
“所以,這個時候,儒出現了!”
“人是萬靈之長,但再長,與萬靈也沒什么區別。”
“所以,你可以把人當作牛羊,也可以把人當作虎狼等牲口!”
“而儒的出現,就是教會人這種牛羊與虎狼各種東西!”
“例如他總是欺負你,傷害你,他就是對你不善的虎狼!”
“上天為你生了雙手雙腳,就如牛羊的角一般,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給你反抗的!”
“面對他的欺負,你要做的從來都不是以德報怨,而是以拳報怨,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所以,你要明白的道理不是以理服人,而是知曉自己需要做什么。作為一個人,明白自己該做什么,才是真正的儒!”
“理總是對懂理之人說的,不懂理的人,你說了也是對牛彈琴,就好像給它一對角,他都不懂得用一樣!”
“你明白嗎?”
老儒的這番話,直接給一旁的青年都看呆了。
這話,怎么跟他學的儒學完全不一樣啊。
看起來好像解釋了儒,但為什么曲解得這般嚴重。
“老人家,你這般說話,豈不是侮辱儒之一字?”
“你憑什么這般批判儒門?”
青年不服道。
“呵呵呵……我當了上千年的儒生,你說是你懂儒,還是我更懂儒?”
老人搖頭一笑,看向青年道。